◎美的产生

作者:陈云路 著 发布时间:2020-08-27 13:32:11 字数:14141
  美感经验

  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无言之美》

  (一)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来看,会有不同的看法。

  小时候都听说过小马过河的故事:

  马妈妈让马宝宝驮一袋米去对面的外婆家,小马很高兴,愉快地接受了妈妈的任务,驮起米就去了。走到一条河边,小马正犹豫时,树上的松鼠看见了,连忙提醒小马:“千万别过河呀,我的好几个兄弟就是因为过河淹死在这里的。”小马听了松鼠的话正不知怎么办时,旁边来了头牛伯伯,牛伯伯对小马说:“小马,别怕,这条河很浅的,才到我们的小腿呢,过吧没事!”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于是小马又驮着米回家问妈妈了,妈妈听了小马的话,微笑着对小马说:“你去试过了吗,到底是深还是浅呢?”于是小马又驮着米来到了河边,小马慢慢地下了河,而且很轻松地过了河,原来河水对于小马来说刚好不深也不浅!所以小马轻松地过了河!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不管松鼠也好,老牛也好,它们之所以评价河水是深还是浅,都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带有很浓的主观色彩。这正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事物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极平常的知觉都带有几分创造性;极客观的东西之中都有几分主观的成分。

  我们回到美的话题中来,这个观点同样适用。

  例如,看到一朵玫瑰盛开,商人可能会想到以它为原料进行加工、提取、赚钱等,植物学家由玫瑰想到根茎花叶、日光水分等,而一个画家可能更多地从其外形、色泽等方面进行欣赏。他们的意识都不能停止在玫瑰本身上面,不过把玫瑰当做一块踏脚石,由它跳到和它有关系的种种事物上面去。玫瑰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为的。商人、画家、植物学家都认为它是美的,但是对它的评价却是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朱光潜先生认为,实用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对于人的利害,心理活动偏重意志;科学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偏在事物间的互相关系,心理活动偏重抽象的思考;美感的态度中,我们的注意力专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理活动偏重直觉。所以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真、善、美都是人所定的价值,不是事物本有的特质。离开人的观点而言,事物都浑然无别,善恶、真伪、美丑都漫无意义。真、善、美都含有若干主观的成分。

  这就又涉及了意识的本质问题。

  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不同的人,对待同一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不同的,这是由于物质先于人与人的意识而出现,意识的根源在于客观存在,先有各种各样的物质现象,然后通过实践,人脑才能以不同的形式反映他们,成为不同的现象。

  意识虽然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但是并不等于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例如美丽的花,植物学家用植物学的知识去看待它,把它归入植物的某一类别中去;而画家则以审美的美学知识去欣赏它,来获取美的灵感。虽然这二者的反映都是正确的,但因为他们的知识构成有明显的差别,对花的反映则有所不同。造成这种现象是有一系列原因的。

  首先是因为人们对待客观事物的立场不同,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阶级立场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评价也会不同,所以,不同的阶级对事物的感受和评价往往大相径庭。

  其次,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这些都会对我们客观地看待事物本身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客观事物。

  此外,知识构成不同,一个人原有知识的正确与否也极大地影响着他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正确的知识会有助于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现象,错误的知识很有可能导致新的错误出现。

  人们在既往的社会环境和自己的实践中所学到的知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总会有所不同,这就使其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状况出现差异。爱因斯坦曾说,你能不能观察到事物的属性、本质,取决于你使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你能够观察到的一切事物。他的意思不难理解,就是要我们积累丰富的理论知识,重视量的积累,从而正确地认识事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人们的意识未必都是正确的,所以我们要从主观方面努力,尽量正确而全面地认识事物,以正确的欣赏态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创造性,来更好地发现和创造生活中的美。

  (二)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在实用的态度中和科学的态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绝缘的,观者的注意力都不是专注在事物本身上。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态度的最大特点。

  在上面的事例当中,画家对于玫瑰的欣赏是完全不计较实用的,他既不用像商人那样进行经济的计算,也不用像植物学家那样考虑花作为植物的特性,他把全部精神都集中在玫瑰本身上面,玫瑰对于他便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他忘记了玫瑰可以用来赚钱,忘记了玫瑰的科目所属,总而言之,玫瑰完全占领了他的意识。玫瑰以外的世界他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他只把玫瑰摆在心眼面前当做一幅画去玩味。他不用计较实用,所以心中没有意志和**;他不推求关系、条理、因果等,所以不用抽象的思考。这种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叫做“直觉”,直觉所见到的孤立绝缘的意象叫做“形象”。

  这种形象的直觉,就是朱光潜先生笔下的美感经验,事物显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物质就是朱先生所说的美。

  朱光潜先生认为,对于一件事物的欣赏,都能够从实用、科学和美感三种态度进行分析。

  而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我们一定要善待生命,好好把握住这些最有价值的东西。既然真、善、美都含有主观成分,那么让我们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吧,不妨不时来点创造性思维。

  从原始人类到现代人类,创造性思维一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具有新颖性,它贵在创新,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

  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

  具有艺术性和非拟化的特点,它的对象多属“自在之物”,而不是“为我之物”。

  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体现在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的四个特点:

  首先,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它要求打破常规,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或重建,创造出个体前所未知或社会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其次,创造性思维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只有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有机结合协调活动才可能发现事物之间的新联系,提出新假设,解决新问题。

  再次,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成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创造性想象提供的是事物的新形象,并使创造性思维成果具体化。

  最后,灵感状态成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典型特征。灵感指人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突然产生某种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的心理状态。任何创造性思维都离不开灵感。

  因此可以看出创造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此外,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又可以反馈激励人们去进一步进行创造性思维。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创造性思维没有一个通行的模式,但也并不是变化无常的。它大体上经过两个阶段:

  开始是准备阶段。这时,思维活动基本上按常规思维进行,用概念或具体形象进行逻辑推理或组合拼接,为灵感、直觉的发生创造条件。

  然后是突发阶段。经过苦思冥想,或受外界某种刺激,或潜意识突然上升为显意识,使思维主体感到有豁然贯通之感。

  创造性思维人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无论哪一个年龄层次,在哪一个研究领域中思维着的人,都创造过同自己的认识结构、思维方式和心理构成相统一的创新思维成果。如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相声演员洛桑的口技绝活等。甚至普通劳动者中的“小发明”、“革新能力”等都是一定水平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创造性思维并非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品。

  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卓别林为此说过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和拉提琴或弹钢琴相似,思考也是需要每天练习的。”因此,我们可以运用心理上的“自我调解”,有意识地从几个方面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展开“幻想”的翅膀。心理学家认为,人脑有四个功能部位:一是从外部世界接受感觉的感受区;二是将这些感觉收集整理起来的储存区;三是评价收到的新信息的判断区;四是按新的方式将旧信息结合起来的想象区。只善于运用储存区和判断区的功能,而不善于运用想象区功能的人就不善于创新。据心理学家研究,一般人只用了想象区的15%,其余的还处于“冬眠”状态。开垦这块处女地就要从培养幻想入手。

  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在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思考就发生困难。特别是创造想象,它是由思维调节的。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就是从他幼时幻想人跟着光线跑,并能努力赶上它开始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就是从人们幻想造出飞鸟的翅膀而来的。幻想不仅能引导我们发现新的事物,而且还能激发我们作出新的努力,去探索,去进行创造性劳动。

  培养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倘若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那就以这个问题为中心,思考的方向往外散发,不是只找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是找出越多越好的适当的答案。人在这种思维中,可左冲右突,在所适合的各种答案中充分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性成分。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格拉肖说:“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可以开阔思路……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比如我们思考“砖头有多少种用途”,我们至少有以下各式各样的答案:造房子、砌院墙、铺路、刹住停在斜坡的车辆、作锤子、压纸头、代尺画线、垫东西、搏斗的武器,等等。

  发展直觉思维。所谓直觉思维是指不经过一步一步分析而突如其来的领悟或理解。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它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既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之后突然获得的硕果,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物理学上的“阿基米德定律”是阿基米德在跳入浴缸的一瞬间,发现浴缸边缘溢出的水的体积跟他自己身体入水部分的体积一样大,从而悟出了著名的比重定律。又如,达尔文在观察到植物幼苗的顶端向太阳照射的方向弯曲现象时,想到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幼苗的顶端含有某种物质,在光照下跑向背光一侧的缘故。但他在有生之年未能证明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反复研究,终于在1933年找到了这种物质——植物生长素。

  直觉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有时表现为提出怪问题,有时表现为大胆的猜想,有时表现为一种应急性的回答,有时表现为为解决一个问题设想出多种新奇的方法、方案,等等。为了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当这些想象纷至沓来的时候,可千万别怠慢了它们。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在发现和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突如其来的新想法、新观念,要及时捕捉这种创造性思维的产物,善于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

  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是创造力的三个因素。流畅性是针对刺激能很流畅地作出反应的能力。灵活性是指随机应变的能力。独创性具有新奇的成分,是指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的能力。这三性是建筑在广泛的知识的基础之上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采用所谓急骤的联想或暴风雨式的联想的方法来训练大学生们思维的流畅性。训练时,他要求学生像夏天的暴风雨一样,迅速地抛出一些观念,不容迟疑,也不要考试质量的好坏,或数量的多少,评价在结束后进行。速度越快表示越流畅,讲得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这种自由联想与迅速反应的训练,对于思维,无论是质量,还是流畅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可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培养强烈的求知欲。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说过,哲学的起源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己所有存在的惊奇。他们认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感到“惊奇”时,在情感上燃烧起来对这个问题追根究底的强烈的探索兴趣时开始的。因此要激发自己创造性学习的欲望,首先就必须使自己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人的欲求感总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精神上的需要,就没有求知欲。要有意识地为自己出难题,或者去“啃”前人遗留下的不解之谜,激发自己的求知欲。青年人的求知欲最强,然而,若不加以有意识地转移发展智力,追求到科学上去,这种求知欲就会自然萎缩。求知欲会促使人去探索科学,去进行创造性思维,而只有在探索过程中,才会不断地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不枯不竭,永为活水。一个人,只有当他对学习的心理状态,总处于“跃跃欲试”阶段的时候,他才能使自己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积极主动“上下求索”的过程。这样的学习,就不仅能获得现有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能进一步探索未知的新境界,发现未掌握的新知识,甚至创造前所未有的新见解、新事物。

  距离与美

  我说“距离”时总不忘冠上“适当的”三个字,这是要注意的。“距离”可以太过,可以不及。艺术一方面要能使人从实际生活牵绊中解放出来,一方面也要使人能了解,能欣赏,“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

  ——《大美人生》

  (一)

  “距离”是几何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界定,词典上解释为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隔。《国语·周语上》“距今九日,土其俱动”,即是指时间距离。这里的“距离”,人们习惯上确定为自然距离,除此之外,人的情感和审美也存在距离,这种“距离”就是心理距离。

  每个人都有一个除非常亲密的人外其他人很难进入的空间,这个空间是私人的,很隐蔽的。正是鉴于此,我们可以从两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来判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通常情况下,人们的个体空间需求大体上可分为四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

  亲密距离是指两人的身体很容易接触到的一种距离,一般间隔在15至45厘米之间,甚至可以紧挨在一起,亲密无间。这种距离只有最亲近的人才彼此允许进入,适用于情人或夫妻间谈情说爱或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或是很要好的朋友之间谈话。人们会像保护自己的财产一样保护着这个区域。

  个人距离比亲密距离稍远一点,一般在45厘米至1米之间。在这个距离范围中伸手可以握到对方的手,但不容易接触到对方的身体。通常熟人朋友间的交谈多采用这种距离。在社交场合,某些人为了向对方表示一种亲近感也会采用这种距离。

  社交距离的范围比较灵活,近可1米左右,远可3米以上。这种距离通常用于与个人关系不大的人际交往,例如小型招待会上,双方隔几步远远打个招呼或寒暄几句便又分开。如果双方相互有吸引力,可以缩短距离,灵活掌握。

  公共距离是指人们在公共场合的空间需求,除了公共汽车、电梯等特定场合外,一般都在3米以外,如公园散步、路上行走、在剧场前厅等候看演出,还有演讲者与听众、教师讲课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等等。

  心理上有距离比零距离更容易相互吸引和心灵碰撞,以至时间愈久,体验愈切。钱钟书《围城》中引用了英国和法国的古语,说结婚“仿佛是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飞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又说结婚“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就道出了结婚前后,心理距离有无的相互体验。也从侧面说明了“距离产生美”这一古老格言的真谛所在。

  “距离产生美”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们身边常常有以上所述的各种各样的距离,在这微妙的距离之间,美自然产生。距离之所以会产生美,缘于彼此的不靠近,平白生了一分朦胧感,激发了人们的探求欲望和好奇心,赋予了人自由想象的空间,任心灵飘荡,让感受驰骋。

  于是,美便悄悄涌现,远远地窥视往往比贴近看得清楚显得更有诗意。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甫的诗句蕴涵深意,耐人寻味:远看草色青青,一派生机盎然,近看却是一片惘然,这就是距离产生美。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距离太近,置身其中,或许我们不能体会个中之美。

  朋友之间,交往过于密切,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心灵的距离太近,因此只会看到对方的短处与缺点,从而产生隔阂。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的诗句告诉我们同样的一个道理。观看风景,必须保持一定距离,只有距离才会产生美。因为我们身处优美的风景之中时,因为没有距离,所以往往欣赏不到它的美丽,甚至什么风景也看不到。

  其实,生活当中我们适当保持点距离,就会产生美,距离妙不可言。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强调与人交友要“淡”,其实也就是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朋友双方隔得远一点,因为看不到对方的瑕疵,所以相处才会和谐,友谊才会更为芳醇,天长地久。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牛郎和织女岁岁年年在银河的两边痴痴地苦等,每年只有七夕才能相见一次。正因为他们有了距离,才会有“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甜蜜,令无数文人骚客赞美不已。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那是因为距离太近。看风景时,只有身在其外,远远地从不同角度来眺望,才会觉得美。因此有了距离,我们就能感受到“碧云天,黄叶地”的色彩斑斓;有了距离,我们就能领悟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深意;有了距离,我们就能体会到李白那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

  其实,理想亦如此。当我们的现实与理想存在距离的时候,我们会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地去追寻,那哪怕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也会“上下而求索”。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地追求、不断地超越自我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被一些人或事所烦恼,为了那“蜗角虚名,蝇头小利”,我们的心灵被功名利禄紧紧裹住,纠缠于其中不能自拔,以致无法体会身边的美。当我们与功利保持一点距离,就能明白“寄蜉蝣于地天,渺沧海之一粟”,发觉个人之渺小、人生之须臾,那么你的心胸也就会开阔,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朋友,行走在钢筋水泥构建的现代都市,穿梭于忙忙碌碌的喧嚣尘世,请别忘了:距离产生美!

  “距离产生美”用朱光潜大师的美学观点进行阐述就是: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看正身,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行程,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

  (二)

  朱先生在阐明“距离产生美”这一观点的同时还对距离的“度”进行强调: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格林童话》有一个故事《渔夫和金鱼》:

  渔夫和他的老婆住在海边的破草棚里,生活十分穷困,渔夫每日到海边打鱼为生。

  这一天从早到晚,他撒了一次又一次网,网网落空,最后捞上来一条小金鱼。小金鱼向渔夫苦苦哀求,只要将他放回大海,他会满足渔夫的所有要求。渔夫没有提任何要求就把小金鱼放回了大海,然后拖着空网回了家。

  他的老婆正坐在破草棚前用破木盆洗衣服,看到渔夫空手而归,便责问为什么一无所获。渔夫讲了如何捕到小金鱼后又将它放归大海的情形。老太婆听了,训斥他说:你为什么不向它要一个新木盆呢?我们的洗衣盆已经破了。第二天,渔夫来到海边,呼唤小金鱼。小金鱼游出海面。渔夫对他说:“我的老婆让我要一个洗衣盆。”小金鱼回答:“你回去吧,你们会有新木盆的。”

  渔夫回到家里,老太婆已经坐在一个崭新的洗衣盆前洗衣服了。看到渔夫回来,她不但没有因为得到木盆而满意,又接着训斥:“你没看到我们的小草房又破又烂,你应该去向它要一间好房子。”第二天,渔夫又来到海边呼唤小金鱼,小金鱼游出海面后,渔夫将老太婆新的要求告诉了小金鱼。听完渔夫的讲述,小金鱼说:“你回去吧,你们会有一座好房子的。”

  渔夫回到家里,看到老太婆已经住在一栋崭新的大房子里了。但是,老太婆还不满足:“我们为什么不能住在宫殿里呢?你回去对小金鱼说,我要当国王。”渔夫没有办法,又来到大海边呼唤小金鱼。渔夫告诉他,老太婆要当国王,要住在宫殿里。小金鱼摇着尾巴说:“你回去吧,你们会有宫殿的。”

  当渔夫回到家里时,老太婆已经当上了国王,住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然而,她还不满足:“我还要当高高在上的女皇。”渔夫在老太婆的训斥下不得不又一次来到海边,小金鱼听完渔夫的话,回答道:“好吧,你回去吧,她现在已经当上女皇了。”

  渔夫回到家里,老太婆已经成了女皇,在巍峨的宫殿里坐在高高的宝座上。然而,老太婆还不满足,训斥渔夫:“你赶快回到海边去,告诉小金鱼,我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我要让小金鱼每日侍候我,听候我的吩咐。”渔夫无奈地回到大海边。这时的大海乌云笼罩,波涛滚滚,经过久久的呼唤,小金鱼才露出海面。渔夫说:“老太婆要当海上的女霸王,还要让小金鱼每日来侍候她,听候她的吩咐。”

  这一次,小金鱼什么话也没有说,尾巴一划,就沉入了深深的大海。

  渔夫从海边回来了。金碧辉煌的宫殿无影无踪,面前还是那间居住多年的破草房,老太婆还坐在草房前用破木盆洗着衣服。

  贪得无厌的老太婆本可以在金鱼的帮助下一步步告别穷困的日子,过上富足的生活,但是因为她永远不知满足,胃口大到终于令金鱼难以忍受,最后贫寒依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道理。“过”即是没有掌握好“度”,这个“度”便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适当的距离,既不能太过,又不能不及。把握适当的距离就是要正确处理美与距离之间的矛盾。

  美是一种事物,一种状态,一个阶段。人们都喜欢美,崇尚美,也愿意用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去追求美。如果我们想拥有美,那么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就应该把握好一个度,也就是说处理好美与距离之间的矛盾,否则,我们就很难发现美,我们千辛万苦寻到的只会是其他,说不定也许会是丑。

  前面说的距离产生美,即是说,没有距离,便没有美。距离可以分为时间,空间和思想三种,很多时候这几种距离是可以同时存在,不可以分割的。如果我们无法发现美,那么其中一定存在困难;我们处理困难,就是克服美与距离之间的矛盾;只要二者之间的矛盾克服了,美就会呈现在我们眼前。

  所以我们想发现美,就应该处理好一个度的问题。当我们靠一幅画太近的时候,我们会有一种混沌的感觉;当我们贴近鲜花时,我们会觉得是馥郁也很平常。反之,如果距离太遥远了,我们得到的也只会是一片模糊,以上所说的一切都不是美的。所以我们想发现美,就应该处理好一个度的问题。

  美是依赖距离来塑造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时间的距离会培育美的感觉。“(夫妻)小别胜新婚”也说明适当的时间距离会使夫妻间感情更加的好。但是赵本山当年一句“距离有了,美没了”在使人们大笑的同时不也引起大家许多思考吗?如果为了距离而距离,感情再好的夫妻间没有了关怀与交流,最后恐怕也只能剩下个“美没了”的结果。

  如果朋友几个天天在一起,那么他们之间就会因为各自没有留给对方和自己独自的距离,而产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是长久没有联系,曾经的挚友感情也会逐渐变淡,以致渐行渐远。所以,无论是夫妻间还是铁哥们之间,我们都应该互相留下适当的距离,不至于近得令人窒息,又没有远到让人生畏,这样我们的亲情或者友情才会更加的牢固,也会留下美好的想念。

  同样的道理,无论在哪一方面,太接近,容易彼此厌倦;太遥远,容易彼此疏忘,其关键就在于把握好距离与美之间的矛盾。

  总之,我们想拥有美,在追求的过程中就应该掌握好火候,让距离适度。

  移情于物

  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朱光潜《谈美》

  (一)

  情趣,指性情志趣。

  笼统地讲,凡是人们的兴趣、爱好、玩赏、消遣都可以纳入情趣的范畴,而人们的玩赏消遣往往都是在工作或学习之余进行的,这些活动贯注着人们的热情、向往、志趣与寄托。所以说,人的情趣产生于日常生活,也体现于日常生活。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有其独特和美好的情趣。爱因斯坦喜欢拉琴,在写作相对论的日子里人们时常可以听到他拉莫扎特的奏鸣曲。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栽培了千姿百态的仙人掌和仙人球。华罗庚喜欢写旧体诗。李四光热爱摄影。竺可桢喜好打太极拳。科学家们热爱科学也热爱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调剂了他们的精神,给了他们以新的活力,推动了他们的科学研究,使他们能以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攀登在科学的崇山峻岭之间。

  鲁迅曾在给许广平的一首诗中写道:“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鲁迅先生兴趣广泛,看画是一种,翻书看书也是一种。他说,书在手头,总要拿来翻一下,看看序目,浏览内容,不费心不用力,用它来消除疲劳。他这种“消遣的读书方法”既放松了精神,又开拓了知识领域,对他的写作很有补益。试想,如果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或挥毫泼墨,或恋棋对弈,或吟诗言志,或观花赏鱼,通体的劳累在轻松的消遣中化为烟云,不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吗?

  《燕山夜话》的作者邓拓是位书法家。他有诗一首:“闲阶芳草一书房,满架琳琅日不虚。自觉此中多心得,故人莫讶鬓毛疏。”他的书法作品笔势奔放,洗练俊逸,以骨力胜。有人说“从他的书法中,可以看出他那开朗奔放的性格和潇洒的风度”,已经完全达到了字如其人的境界。字和人互为表里,涵养之功不容忽视。

  我国历代文人雅士多对花卉有所钟爱。诸如王羲之爱兰,陶渊明爱菊,周敦颐爱莲,林和靖爱梅……历来传为佳话。他们在这些高洁的花卉里澡雪精神,自然表现出超尘脱俗的清高情怀,因此也形成了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一些文人士大夫所共有的品格。战国时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对橘树的感情格外深厚,他礼赞橘树“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心胸开阔、气度从容,不随波逐流,也不故步自封)。橘树是江南特产,传说过了淮河便退化为枳,因此屈原把它作为“独立不迁”的象征崇为楷模,陶冶自己虽九死而不悔的爱国精神。

  **总理最爱马蹄莲这种花,他在瞻仰巴黎公社社员墙时,特地以马蹄莲悼念国际先烈。我想总理是以花的洁白、珍贵来象征革命烈士的高尚情操吧。这难道不是爱物明志吗?可见赏花品草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闲情逸致,而且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趣味,熔铸人们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品格。

  美感经验指人们在观赏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时,直接感受到的一种特殊的愉快经验。它原则上包括对一切具有审美价值的事物的经验,如对美、丑、崇高、滑稽等各种审美对象的经验。

  第一,美感经验不是外部刺激的结果,而是内在身心和情感活动熔铸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结果,有时候它会与某个外部对象相关联,有时候它也不需要外部对象。

  第二,美感经验不是被动的,不是只有在外部刺激下才形成的,而是表现性的、形成性的。表现性主要是指美感经验是人的内在身心的外在显现,这种由内向外的呈现,即“表现”;形成性就是它是自主形成的、自主创造的,即使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条件下,它也会自主形成。同样,即使有外部的作用,这种作用也不是刺激的,美感经验的达成也是人的内在心境、情感自主创造才能诞生。

  第三,美感经验不是纯粹的生理感官层次上的,而是心、身、情感等人的整个生命活动突然凝结的状态。也就是说,在美感经验中,有整个的人、一个完整的人熔铸其中。没有整个完整的人熔铸其中,是不可能有美感经验的。美感经验是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人所熔铸的经验状态,因此,它是人的活生生的生命的体现。

  朱光潜先生对此总结性的说法就是:“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

  (二)

  依照朱光潜先生的观点,移情的现象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如果把它勾销,艺术便无由产生了。

  以下结合实例来分析移情与美感经验、与美的关系: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碧蓝色的海水悠悠流淌,载着我对你的思念流向远方。纵使我们之间相隔千山万水,也依然可以共赏一轮明月,同望一缕夕阳。我仿佛听得见你愁苦的叹息,看得见你眉间的惆怅。而我心中这份铭心的幽怨相思,也许只有风儿能解情怀,帮我把它带到你的身旁。

  “南风知我意”一句运用了“移情”的写作手法,这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极为常见。杜甫看到国破人亡,不禁觉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李商隐怀念朋友,一股相思之情涌上心头,不禁感叹“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崔莺莺赴长亭送别,离愁别恨无从排遣,“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文人们运用移情的手法,使物皆着我之色彩,更显美感。而在中西方美学中,移情作用有着更广泛的内涵。

  在中国,有“物我同一”的思想。

  说到“物我同一”,就不得不提庄子。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源自《庄子·齐物论》)“移情作用”在中国先秦表现为“物我同一”的思想,而庄子的论述最为精辟。

  《庄子·秋水》云: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云:“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遁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看到鲦鱼从容游乐,便感受到了它的快乐。因为人与物是能够互相感通的,庄子将自己的感情移到鱼的身上,推测出鱼之乐。这种推己及物,并非硬把自己的感情强加于鱼,而是将自己“乐”的心境移到鱼的身上。这就使庄子与鱼达到了统一的心理和思想。

  除此之外,庄子的“物我同一”思想还体现在很多其他文章中,如《庄周·蝶梦》中: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庄周梦蝶,在达到一种“无己”“无功”、“无名”的虚静状态下,万物浑然一体,这时,庄子真正感受到了“物我同一”的艺术境界。

  朱光潜先生对“移情作用”在庄子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理解和拓展。“原来我们只把在我的感觉误认为在物的属性,现在我们却把无生气的东西看成有生气的东西,把它们看做我们的侪辈,觉得它们也有性格,也有情感,也能活动。这两种说话的方法虽不同,道理却是一样,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了解外物。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

  这种移情作用是很普遍的经验。当我们难过时,看见鲜花绿草也觉得了无生气,风云花鸟都在叹息凝愁;当我们开心时,杨柳依依仿佛在向我们招手,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当我们思念亲人时,天空愈显灰暗,“蜡炬成灰泪始干”。

  美感经验中常含有移情作用,不仅把我们的性格和情感移注于物,同时也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达到了物与我的统一。人们也可以使音乐、画卷和书法等拥有人的感情色彩,这样的移情现象朱先生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有移情作用然后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本来无生气的东西可有生气。朱光潜先生认为,移情中,一方面,主体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上去,而另一方面主体还吸收外物的姿态和精神。比如观赏一棵古松,“古松的形象使人联想到高风亮节……我就于无意之中把这种高风亮节的气概转到古松身上,仿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受古松这种性格的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

  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所以只有当我的情趣和物的姿态交感共鸣时,才能见出美的形象。朱光潜先生认为美感经验是“人的情趣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他也由此总结出了两个结论:物的形象是人的情趣的返照;人不但移情于物,还要吸收物的姿态于自我,还要不知不觉地模仿物的形象。

  其实,朱光潜先生作为东西方美学的研究者,他的理论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移情说”的影响,而西方的“移情说”与中国“物我同一”思想也有着很多异同点。

  “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也是心理学美学流派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它是要把我们人的主观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人的感情。它夸大移情的作用,把美的根源和本质归结为人的移情,否定了美的客观存在。

  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作为“移情说”的主要代表和创立者,在他的《空间美学》一书中对“移情说”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移情说”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的美感是一种在客观事物中看到自我的心理错觉。它认为,产生美感的根本原因在于“移情”。

  立普斯的“移情说”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它的最大缺陷就是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在强调主体因素的能动作用时,忽视了对客体这一外部因素的分析。从立普斯在《情移、内模仿与身体感觉》中对“移情作用”的说明可看出,他认为审美享受之对象虽是在事物的表象,但产生审美享受的原因却是自我的内部活动。美感不应该只取决于主观方面,美之中既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因此,他的观点过于绝对。

  在“移情说”中,西方强调一种感情的外射,感情机械地由主体进入客体,将审美的本质等同于欣赏者自我,忽视了美的客观存在性。立普斯说:“石柱并不是一个物,这个物凭重量会自己崩塌,会朝横的方向自己膨胀起来;而是一个意象,这个形象不顾重量而且在克服这重量中自己凝成整体和耸立上腾。”也就是说移情的对象不是实体,而是“外形”或“空间意象”。在立普斯看来,真正的欣赏只关注对象的感性形状。

  中西方“移情”具有的异同点。

  中西方在移情方面也有共通的地方:承认审美的无功利性特征。前面已经提到,庄子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显然是一种无功利。而立普斯也认为审美移情不同于“出于意志的模仿”,而是一种摆脱了实际利害(包括器官的生理感觉)的无意识的纯粹的审美观照,在移情中审美主体完全意识不到自己身体状况的感觉。立普斯明确指出:“任何种类的器官感觉都不以任何方式闯入审美的观照和欣赏。按照审美观照的本性,这些器官感觉是绝对应排斥出去的。”“在审美的观照里我所分享的只是这个情绪的方面,但是通常造成这种心情的饥饿中的身体方面的搅扰不宁却是出于理智的测度。”

  而中西方审美移情的不同点,我们也可以从上述内容中得以总结。在中国文化中,人与自然不是对立而是亲和,此时的“物我同一”是双方面的,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影响的。而西方的“移情说”则过于局限,强调主观而忽略客观,从这个角度上讲,中国的“物我同一”思想是更为准确的。

  关于中西方审美移情的异同,其根本应该是中西方文化传统等历史性原因导致,这也关系到了中西方各个民族特性的发展。但是中西方在美的产生受人移情的影响这一方面是能够达成共识的。
您已读完了所有章节,向您推荐
我的极品人生
作者:

...

死忌:电梯诡事
作者:QD

  电梯里的禁忌: 1:电梯打开门,而你看到电梯里的人都低...

妇科男医师
作者:

...

最强保镖混都市
作者:忘 记

"风流而不下流的游走在花花世界中,群芳环绕,纵意花...

贴身妖孽保安
作者:暗夜行走

"他是极品无敌大纨绔!老爸富可敌国,祖父背景神秘,...

诡异人生
作者:

...

书籍详情 评论 收藏 充值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