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心灵与身体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发布时间:2020-08-20 10:13:51 字数:10811
  对于精神支配身体还是身体支配精神的问题,人们一直各执己见。许多哲学家也参与其中,他们将这看成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的区别。哲学家们为自己的观点摆出了上千条理由,但最后仍然争论不休、悬而未决。在这一问题上个体心理学也许可以提供一些帮助,因为在个体心理学看来,我们关注的是身体和精神的相互作用。对于病人,我们要从精神和身体两方面双管齐下,可是如果我们从错误的理论入手,我们对此就会无能为力。所以,我们的理论一定要有经验做后盾,并且是能够经受住考验的经验。可是,我们身心无法分离,各种相互作用又纷繁复杂,所以要找到正确的切入点非常艰难。

  个体心理学使这一问题变得简单,因为这不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精神和身体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两种表现形式,它们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只能从整体去了解这两者的关系。人的一生离不开活动,但并不仅仅是身体上的锻炼。种子在泥土中扎根后,就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不能随便移动。所以,当我们发现原来植物同样具有某种精神时,定会大吃一惊。即使植物可以预知未来,这也对它没有任何用处。比如,某株植物已经预料到:一会儿将有人走过来,踩到我的身体,我将死在他的脚下。这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因为即使预料到后果,也无法改变它。

  但是,所有可以活动的生物都可以预测并做出反应。这就说明了我们人是有思想的。

  “当然,你想好了,要不你不会这么做的。”(《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

  精神的核心能力是可以预测事物发展的方向。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问题,就能够明白精神支配着身体—它为活动设定了目标。首先要有一个固定的目标,随机来回地运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精神支配着运动,所以精神是主导因素。然而,身体同样会反过来影响精神,因为运动的完成者是身体。只有身体条件允许,精神才可以支配它。比如,我们很想去月球,但是必须借助高科技的帮助才可以完成,否则只是空想。

  人类的活动范围比其他动物要大得多,这里指的不仅仅是活动的方式(这一点从人手的复杂动作中就可看出),他们还能改变周围的环境。所以,我们可以预见,人类大脑的预见能力最为发达,人类奋斗的目的性也会越来越强,以改善他们在整个环境中的处境。

  此外,在为了具体目标而发出局部动作的背后,我们还发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套独立完整的动作。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寻求一种安全感,即克服所有困难并将自己从中解脱出来的感觉,那么为了这个目标,所有的动作和精神都必须协调一致。这跟我们为了最后的成功,精神迸发、全力以赴地努力,是一个道理。

  身体也一样,它也要成为一个整体。身体在形成之初就开始向理想的状态发育了。比如,如果皮肤干裂,整个身体都会努力让其复原。不过,这不是身体的独自努力,精神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运动和卫生之类的知识已经证明,在精神的帮助下皮肤会恢复得更快。

  人的生命自始至终,精神和身体的合作就在不断地进行着,它们就像一个整体,不可分割。精神就像发动机一样,可以将人体的潜能全部激发出来,使身体变得强壮。我们的思想可以通过身体的动作、表情和症状表现出来。人只要有动作,这个动作就是有意义的。人们的眼睛、舌头和脸部有了动作,使我们表现出各种表情,这正是心灵赋予我们的某种意义。我们开始了解到心理学或精神科学研究的到底是哪些问题。心理学的目的就是找出一个人所展示出来的各种动作所代表的意义,并探寻其最终目的,然后将这一目的同他人的目的相比较。

  为了实现安全的目标,大脑必须要处理各种问题,以使目标更具体,它需要反复衡量哪里最安全,以及走哪条路会更加顺利。当然,这一过程中的错误也不可避免。一旦目标变得不确定或者根本没有目标,它就不会发出指令。如果我动动自己的双手,头脑中必定会预设其目的。事实上,如果头脑的选择错了,后果有时是灾难性的。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就证明我们认为这是最有利的选择。心理上的失误会导致行动上的错误。人人都在寻找安全的目标,可是有些人在方向的判断上出了错,具体的行动便会跟着犯错。

  当我们看到一个行为或征兆时,如果无法判断其意义,最好的办法就是统揽全局,勾勒出其行动的整体轮廓。就拿偷盗来说,偷盗者会将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行为的目的:盗贼想拥有更多的财富,越多越有安全感。所以,这一行为就是由贫穷或缺失引起的。接下来我们就要对这个人的处境以及他的想法进行分析了。最后,我们要观察他是用正确的方法去改善生活,克服其缺失感,还是把错误的方法看成正确的了。对于他的最终目的我们无须指责,可是我们必须指出,为了达到目的,他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人类造成的环境的变化我们称之为文化。文化是由人类的精神指挥人体的行为完成的。人类的行为由精神所激发,身体的变化由头脑所引导和协助。推到最后,人类的行为无一例外包含某种精神目标。当然,也不应该过分强调精神的作用。如果我们想要克服困难,身体是基础。头脑参与其中以便全身而退—防止疾病、受伤、意外或者器官功能的丧失而导致的死亡。这种目标是我们感知苦乐、展开想象,以及衡量处境的能力所决定的。感觉让身体做出应变,并处理具体问题。想象和分析是预测的方法,但它们的作用不止于此,它们还能激发情绪,让身体做出反应。因此,一个人的情感包含着他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也融合了他的奋斗目标。在很大程度上,精神管控身体,它却不依赖身体—它依靠的是个人目标和生活方式。

  很明显,左右着一个人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协助,态度便不能导致行为,因为行动还需要情感的累积。个体心理学的新观点是情感与生活方式是高度一致的。一旦树立目标,情感便会千方百计地为之努力。我们并不是在生理学领域或者生物学方面探讨这个问题,所以我们不能用化学理论或者化学分析的方法来预测情绪的唤醒。在个体心理学方面,我们以生理为基础,但是我们认为心理目标更为重要。但是,我们对焦虑所引发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影响并不关心。我们关注的是焦虑引发的后果。

  有人认为,焦虑是压抑**和难产引起的后遗症。据以上观点可知,这样的说法简直荒唐至极。我们知道,那些习惯于被母亲呵护和陪伴的孩子,他们的任何焦虑都会引起母亲的注意,这就成了他们控制自己母亲的方式。由我们的经验可知,它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别人或者某种局势。

  有人认为身体或精神的特征都是来自遗传。这就提示我们,必须关注遗传在追求目标中所起的作用。这好像是心理学唯一的研究对象。从任何人身上我们都会发现,感知是朝着某个方向发展的,并且对人类的目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管是快乐的、悲伤的、勇敢的还是萎缩的,情感与人生态度总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的表现方式也与我们的预料相差无几。

  在经历了痛苦之后才成功的人,不会因为一点儿成就就沾沾自喜。如果我们多加注意,就会发现情感也对我们唯命是从。那些患有广场恐惧症的人,独自一人在家或者派遣别人做事时,焦虑就会消失。神经官能症患者当感觉到无人差遣的时候,就会排斥一切。

  情绪也和人生态度一样固定不变。比如,胆小的人总是畏首畏尾,虽然他们在弱小者面前趾高气扬,或者在受保护时显得镇定自若,但其内心的恐惧并不会消失。他的房间里可能会有三层防盗锁,院里几条警犬和好几个报警器,却吹嘘自己胆识过人。原本并没有人怀疑他的话,但是谨慎的行为出卖了他。

  **与恋爱也与此相似。如果一个人心里有了性对象,当他接近对方时,就会产生性的感觉。他集中精力,排除干扰,把其他事物置之脑后,他的情绪和性器官都会产生相应的感觉。但是当这些感觉消失或者出现异常时,他就会出现阳痿、早泄、性冷淡甚至变态等症状。这些反常行为都是不当的优越感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想放弃错误的目标和扭曲的生活方式,因为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乐观的情绪。

  我的一个病人在家中排行老二,因为无法摆脱内疚而痛苦万分。他的父亲和哥哥都十分重视诚实。在他七岁时,有一次他告诉老师作业是他自己完成的。这孩子把内疚感隐藏了三年之久。最终,他跑到老师那里坦白了自己无耻的谎言,但老师只是置之一笑。接着他又跑到父亲那里第二次承认错误。这次他更成功了,父亲不但原谅了他,而且赞扬他、安慰他,并以他的可爱与诚实为荣。尽管父亲原谅了他,这个孩子仍然觉得十分沮丧。我们只得下这样的结论:这个孩子以这样琐碎的小事,强烈地责备自己,是为了证明自己诚实正直。在学业和吸引力方面,他自觉不如哥哥,所以必须用其他方式来获得优越感。他家庭中高尚的道德风气,使他在诚实方面超越别人。

  之后,他总是因自我责备而痛苦不已。他**上瘾,在学习中又免不了作弊。每当考试来临,他的内疚感就不断加强。由于他良心太过敏感,因此思想负担比哥哥重很多。当他无法做到与哥哥并驾齐驱的时候,他又为自己寻找借口。大学毕业后,他打算找份技术工作,但是内疚感变得十分严重,迫使他每天向上帝祈求原谅,结果他根本没时间来工作。后来,他的病情严重到不得不被送到了精神病院。在这里,他被认为是无可救药了。可是,一段时间后,他的病情却大为好转,并离开了病院。在离开之前,院方一再要求:万一旧病复发,必须回来住院。此后,他改行攻读艺术史。有一次,考试前夕的一个星期天,他跑到教堂,跪倒在大众面前,大声疾呼:“我是全世界最大的罪人!”就这样,他又成功地把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自己敏感的良心上。

  在收容所又度过一段时间后,他回到了家里。有一天,他竟赤身裸体地去餐厅吃午饭!他是个身体健美的人,在这一点上,他是可以与任何男人相媲美的。

  内疚感使他处处要比其他人更诚实,而他也不遗余力地要获取优越感。然而,个人的努力却使他走上了旁门左道。他对考试和工作的逃避,给他贴上了懦弱无能的标签。各种病症都使他对可能导致失败的活动敬而远之,唯恐避之不及。显然,在教堂中卧拜忏悔,以及赤身裸体冲进餐厅,也同样是他想用拙劣的方法来获得优越感。他的一贯作风使他做出这些行为,而他引发的感情却是完全合宜的。

  正如前边所述,人在四五岁之前就已经构筑了精神的整体,并在心灵和肉体间建立起了联系。在这一时期,他有着遗传而来的素质和对周围环境的印象,并把这些东西整合在个人的追求之中。在六岁之前,他的人格已经成型。人生的意义、追求的目标、处世的态度、脾气秉性也已形成。这些在日后也许会有变化,前提是他先要摒弃幼年形成的错误思维。人的行为与其认知相辅相成,如果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他的习得行为就必须与新的认知模式保持一致。

  每个人对周围环境的印象,都是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人锻炼身体的方式中,看到他想从环境中获取怎样的印象,以及想达到何种目的。我们可以通过察言观色来了解他,这就是为什么姿势如此重要的原因。它们表现出了器官的灵活程度和大脑的思想状态。因为,姿势总是以意义为基础的。

  现在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心理学定义上,再添加一点儿东西。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人对自身印象的态度。我们还可以看出人类心灵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如何造成的。身体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并且无法做出应变,通常就会被当作一种负担。因此,身体器官有缺陷的儿童在心灵的发展上会比其他人遭遇更多的阻碍。他们的心灵也较难影响、指使并命令他们的肉体追求优越。他们需要用较多的心力,并且必须比别人更集中精神,才能获得相同的目标。所以,精神会变得负荷过重,因而他们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如果儿童老是受着器官缺陷和行动困难的困扰,他们便没有多余的注意力可供留心外界之用。他根本找不到闲情逸致去关爱别人,结果他的社会情感和合作能力的发展不如他人顺利。

  器官的缺失造成了许多障碍,但是这些障碍绝不是无法摆脱的命运。如果设法主动地用精神去克服困难,那么这个人可能会跟没有负担的人一样成功。事实上,器官有缺陷的儿童,尽管受到许多困扰,他们却经常比身体正常的人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身体阻碍是一种能使人前进的动力。例如,视力不良的儿童可能会因其缺陷而感到压力巨大。因为,他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才能看清东西;对视觉的世界必须给予较多的注意力;他必须更努力地区别色彩和形状。最后,他对视觉的世界即比正常儿童拥有更多的经验。由此可见,只要心灵找出了克服困难的正确方法,有缺陷的器官就能成为重大利益的来源。在画家和诗人之间有许多人都曾蒙受视力缺陷之苦。这些缺陷被训练有素的心灵驾驭之后,它们的主人即比正常人更善于运用他们的眼睛来达成多种目的,天生惯用左手的儿童但是又未被当作左撇子来看待,在家庭里或在其学校生活开始之际,他们会被训练运用他们不灵巧的右手,也很容易得到同类的补偿。事实上,不灵巧的右手是不十分适合于书写、绘画或做手工艺的,但是,心灵如果能妥善克服这种困难,我们相信它们必定会发展出高超的技巧。事实也是如此。在许多例子中,惯用左手的儿童都比其他人学会更漂亮的书法、更好的绘画才能,手工艺方面也较有技巧。找寻出正确的方法后,再加上兴趣、培训和练习,他就能够将劣势转变成优势。

  只有那些具有奉献精神且不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才能成功地学会补偿之道。只想避开困难的儿童,必将继续落后于他人。只有拥有一个可供努力的目标,而此目标又比挡在前面的障碍更为重要时,他们才会继续奋勇前进。这是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指向何处的问题。如果他们努力地争取某种身外之物,他们自然会训练自己,使自己具有获取的能力。困难只是通向成功之路必须渡过的关卡。反过来说,假使他们只担心技不如人,或只想为摆脱缺陷而斗争,那么他们就不会有真正的进步。

  一只笨拙的右手是无法用凭空妄想,希望它不再笨拙,或逃避出丑的方法来使其变得灵巧。只有在实际练习中,才会变得娴熟灵活。而此成就的诱因,也必须比由笨拙所引起的气馁更加强大。如果一个孩子集中全力来克服他的困难,则在他身外必须要有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是以他对现实的兴趣、对别人的兴趣以及对合作的兴趣为基础的。

  可以把我对患有肾管缺陷的家族的研究,作为克服遗传的缺陷的事例。这些家庭的孩子们,有很多患有遗尿症,他们的缺陷很明显,肾脏、膀胱或脊柱分裂的问题很明显。并且,从腰部的痣和胎记中,我们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缺陷。可是,我们并不能将这种疾病完全归于身体上的缺陷。患病的孩子并不是在器官的控制下生活的,他可以掌控自己的器官。比如,有些孩子晚上会尿床,可是白天却不会尿裤子。有时,这种毛病会随着环境的改变或父母关注力的下降而消失。如果患病孩子没有智力上的障碍,他不会总利用自己的缺陷去做一些有违常理的事,因为遗尿症是可以克服的。

  但是,大部分患病孩子是因为自己受到了外界的刺激,因而不想去克服,而是延续自己的毛病。有经验的母亲会给他们一定的训练,让其改掉这种毛病,然而缺乏经验的母亲却对此束手无策,任其发展。在有肾脏或者膀胱疾病的成员的家庭里,对于病人排尿总是过于敏感。母亲也不该在孩子尿床时过于严苛,当孩子知道别人总是关注他的这种行为时,就会产生厌烦心理。这样就会使孩子寻找反叛的机会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德国一位社会学家发现:父母的职业与犯罪相关的,其孩子犯罪率就高,比如法官、警察或狱警的孩子。教师的孩子常常根性顽劣,医生的孩子往往产生精神问题,而牧师的孩子有很多会变为堕落分子。在我的调查中,这样的不良少年与精神儿童的数目都是相当惊人的,也发现这些都是确凿无疑的。同样,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撒尿行为过于关注,就恰恰为孩子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会通过这种方式表明自己的意志。

  遗尿症还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例子来说明我们如何利用梦,以引起适当的情绪来配合我们的行为。尿床的孩子常常梦见他们已经起床并且走到了厕所。他们用这种方式原谅自己后,便理所当然地便溺在床上。遗尿症所要达成的目的通常是:吸引别人的注意,让别人听从他,要别人不分昼夜地注意他。有时,这种习惯是一种敌意的表现,它是反抗别人的方法之一。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我们都可看出遗尿症实在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这种孩子不以他们的嘴巴而以他们的膀胱说话。器官的缺陷给了他们一种表明自己态度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表现自己的孩子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之下。通常,他们多是被宠惯后又丧失了唯我独尊地位的一些孩子。也许是由于另一个孩子的出生,他们发现自己不再得到母亲的全部关怀。因此,遗尿症即代表了亲近母亲的一种行为,虽然它令人不快,却十分奏效,仿佛在说“我还没长得像你想象的那么大,我还需要照顾呢!”在不同环境下,或在不同的器官缺陷下,他们会采用其他的方法。他们也许会利用声音来建立和别人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一到晚上,便会哭闹不止,有些孩子还会梦游、做噩梦、跌下床或吵着要喝水。然而,这些表现的心理背景都是类似的。病症的出现,一部分取决于身体的情况,一部分则属于见机行事。

  这些例子都很清楚地显示出了心灵对肉体的影响。事实上,心灵不仅能影响某种特殊病症的选择,它还支配着整个身体的结构。对这个假设我们还没有直接的证据,而且要找出怎样做才能建立这种证明,也是相当困难的。然而,它的证据却似乎相当明显。如果一个孩子是懦弱的,胆小的行为便会表现在他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他不关心体格上的发展,甚至不敢想象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这样,他就不会用有效的方法来增强体质,而且对于锻炼肌肉的所有外来刺激嗤之以鼻。而其他的孩子却对此饶有兴趣,并在运动和体质方面遥遥领先,他却由于缺乏兴趣而远远落后于他人。

  这些事例都充分说明:身体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深受心灵的影响,而且可反映出心灵的错误和缺点。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当无法用正确的方法克服困难时,精神上的错误就会体现在行为上。在生命开始的最初四五年之间,内分泌腺本身也会受到精神的影响。腺体的缺陷并不会对行为有强迫性的影响。反之,整个外部环境、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大脑的创造性活动,却不断地影响着腺体的生长。

  人们可能对另外一个现象更加了如指掌。因为,我们对它较为熟悉,而且它引起的是身体短暂的表现,不是固定的气质。每一种情绪都会以一定的程度表现在身体上。而每个人也都会将他的情绪表现在某种可见的形式中,这也许是他的姿势或态度,也许是他的面部表情,也许是他的腿或膝盖的颤抖。例如,当他脸色变红或转白时,他的血液循环必然已经受到了影响。在愤怒、焦急或忧愁的状态下,肉体也会说话。而肉体在说话时,都在使用自己的语言。当一个人处于他害怕的情境中时,他可能全身发抖,另一个人可能毛发竖立,第三个人可能心跳加快,还有些人会冷汗直流、呼吸困难、声音嘶哑、浑身颤抖,或者畏缩不前。有时,会引起身体的痉挛,例如,失去胃口或引起呕吐等。对某些人,这种情绪主要会影响到膀胱的功能,而对另外一些人,则是性器官。有些儿童在参加考试时,会觉得性器官受到了刺激。一些罪犯在作案之后,常常会跑到妓院或去找他们的女友,也是众所皆知的事。在科学的领域中,我们看到许多心理学家宣称:性和焦虑密不可分,而另外的心理学家却主张:它们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他们的观点是依他们个人的经验而定的,对一些人来说,它们之间互相关联,对其他人来说,则没有关系。

  这几种不同的反应来自不同类型的人。它们很可能或多或少由遗传得来,而他们的身体表现也常能给我们许多启示,让我们看出其家族的弱点和特质。因为同一家族的其他分子也可能出现十分类似的身体反应。然而,这里最有趣的事是观察心灵如何利用情绪来激起某种身体状态。情绪及其引起的外部表现告诉我们头脑在一个有利或有害的情况下是如何行动和反应的。

  例如,当发脾气时,某个人可能是希望尽快克服自己的障碍,而他能找到的最好方法似乎就是辱骂、殴打或攻击另一个人。另一方面,愤怒也能影响身体器官,让它们行动起来,或加以额外的压力。有些人在生气时,同时会伴有胃部的疼痛或面孔涨得通红。他们血液循环的改变甚至会引起头痛。在偏头痛或习惯性头痛的后面,我们常会发现有异乎寻常的愤怒或羞辱。对某些人,愤怒还能造成三叉神经痛或癫痫性痉挛。

  心灵影响肉体的方式尚不明朗。所以,我们也无法对它们做完整的描述。心情的紧张对自主神经系统和非自主神经系统两者都能产生影响。只要一紧张,自主神经系统一定有所反应。只要紧张,人类必然会以某种方式表现出来,例如,拍桌子、咬嘴唇或撕纸片等。咬铅笔或吸香烟也能发泄紧张的情绪。这些动作都告诉我们:目前所面临的情境,已经使他无法承受了。他在陌生人面前变得面红耳赤、手足无措、肌肉颤抖,也是紧张的结果。紧张能经由自主神经传至全身,因此,每种情绪爆发时,整个身体都会处于紧张状态之下。可是,这种紧张的表现并不是每一次都非常明显,我们所提到的病症,都是那些显而易见的症状。如果更仔细地检查,我们将会发现:身体的每个部分都包含在情绪的宣泄之中,而这些身体的表现又都是心灵和肉体互相作用的结果。必须找出心灵与肉体的活动规律,因为是它们组成了我们所关注的整体。我们可以理性地推断出生活方式和特定的性情能够对身体的发展施加持续性影响。果真如此的话,儿童很早就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有丰富的阅历,就能够预测后期的行为。勇敢的人会在体格中表现出自己态度的影响。他的身体会长得与众不同,他的肌肉较为结实,姿势也比较坚定。态度对身体的发展可能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它也可能是肌肉发达的因素之一。勇敢者的面部表情也与普通人不一样,他的整个外部特征都很独特,甚至就连骨骼的构造也会受到影响。

  时至今日,我们很难否认心灵也能够影响大脑。病理学的许多个案显示:大脑右半球受损而丧失试阅读或书写能力的人,能通过大脑其他部分的训练来恢复这些能力。常常有许多中风的患者,其大脑受损的部分已经完全没有复原的可能性,大脑的其他部分却能补偿并承担部分功能,而使大脑的官能再度恢复。当我们想证实个体心理学所主张的教育实践的可能性时,这个事实是特别重要的。如果心灵能对大脑施以这样的影响,如果大脑只是心灵最重要的工具(但只是工具之一),那么我们就能找出发展或增进此种工具的方法。人的大脑各有不同,我们并不一定一生都受其拘束,我们总能找出使大脑适合生活的方法。

  如果头脑中把目标定在错误的方向上,就不能对大脑施加有益的影响,例如,不去努力培养合作能力等。另外,我们发现很多缺乏合作能力的儿童,后期的智力和理解力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因为,从成人的行为举止能够看出小时候生活方式的影响,我们能清楚地发现他的认知图式和终极人生意义。如果知道不善于合作给他带来了痛苦,我们就能帮他矫正失误。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已经朝这门科学迈出了第一步。

  有许多学者曾指出,在心灵和肉体之间,有一种固定的关系存在,但是,他们似乎没有一个人曾试图找出二者之间的确定关系。例如,克利胥末(Kretschmer)曾告诉我们如何从身体的结构中,看出一个人是和某种心灵互相对应。如此,我们就能把大部分的人类区分成许多类型。比方说,有一种圆脸短鼻、有肥胖倾向的人,正像恺撒大帝所描述的:

  “愿我四周围满肥胖的、脑袋滑溜溜的、整晚大睡的人。”

  克利胥末认为这样的体格和某些心理特征有关,但他没有说明它们为什么会有关联。依据我们的经验,具有这种体格的人似乎都不会有器官上的缺陷,他们的身体非常符合我们文化的审美观。在体格上,他们充分相信自己是十分强壮的,因而觉得能与任何人较量一番。他们也不紧张,如果他们想和别人一决高下,也能够全力以赴。然而,他们却没有必要把别人当作敌人,也不需要把生活当作充满陷阱的泥潭。心理学中有一派把他们称为“外向的人”,却没有说明为什么如此称呼他们。我们认为他们是外向者,则是因为他们身体没有给他们增添任何烦恼。

  克利胥末区分出的另一个相反类型是神经质的人。他们有些体格很单薄,通常长得高高瘦瘦的,长长的鼻子,鹅蛋形脸。他相信这种人保守而善于自省,如果他们得了心理疾病,则大多患有精神分裂症。他们是恺撒大帝说的另一类型:

  “卡修斯身材细长、面色枯瘦;他城府太深,是个危险分子。”

  这种人很可能受器官缺陷所累,而变得自私、悲观、内向。他们要求比别人得到更多的帮助,当他们觉得别人对他们关心不够时,他们会变得怨恨多疑。不过,克利胥末也承认我们能发现许多混合的类型,即便是肥胖型的人也可能发展出属于瘦长者的心理特征。我们不难了解假使他们的环境加给他们许多额外负担,他们也会变得胆小而沮丧。如果给予蓄意的打击,我们可能把任何一个小孩儿塑造成神经质者一样的人。

  如果我们有丰富的经验,我们便能够从个人动作的细节中,窥探出其与人合作能力的高低。虽然我们不清楚它的本质,人们却耐心地寻找着蛛丝马迹来证明合作的必要性。而我们也依靠直觉找到了许多细节来拨乱反正、指引方向。我们知道在每次历史大变革之前,人的心灵都已认识到变革的必要,而且努力使之成为现实。然而,这种奋斗如果单靠本能来决定,则是很容易犯错误的。

  同样,人们不喜欢非常扎眼的人,例如身体畸形或驼背的人。人们对他们虽然还不十分了解,可是却已经判断他们不适合合作。这是一种很大的错误,不过,他们的判断也可能是以其经验为基础的。目前,尚未发现有什么方法能够给予他们合作的机会,这些外貌异常者的缺点被过分强调,因而他们也变成大众迷信的受害者。

  现在,让我们做一下总结。在生命之初的四五年内,儿童会形成整体思维,心灵和肉体之间也会建立起最根本的联系。他会采用一种固定的生活方式,以及对应的情绪和行为习惯。它的发展包括了或多或少的合作。从其合作的程度,我们能判断并了解一个人。在所有的失败者中,最常见的共同点是合作能力低。现在,我们可以给心理学一个更详细的定义:它是对合作缺乏的理解。由于精神是一个整体,而同样的生活方式又会贯穿其外部表现。因此,个人的全部情绪和思想必定会跟生活方式协调一致。如果我们看到某种情绪很明显地引起了麻烦,而且违反了个人利益,只改变这种情绪不会起丝毫作用。它是个人一贯作风的合理表现,只有改变其生活方式,才能将它斩草除根。

  在此,个体心理学对教育和医疗前景给予了新的启示。我们绝不能只治疗一种病症或一种单独的表现。我们必须在整个生活方式中,在感悟经验的过程中,在它赋予生活的意义中,在它指挥身体和接受环境的刺激而做出的反应中,找出其错误所在,这才是心理学真正该做的工作。至于拿针刺小孩儿以看他跳得多高或给他挠痒痒看他笑得多响,这些实在不宜称为心理学。然而,这种做法在现代心理学界中是非常普遍的,它们事实上虽然也能告诉我们和个人心理有关的某些东西,不过,这也只限于提供了一些证据,表明了固定而独特的生活方式的存在而已。

  生活方式是心理学最适当的研究题材和研究对象,采用其他题材的学派,其主要部分论述的是生理学和生物学。这种说法对研究刺激和反应的人、企图找出创伤或者惊吓后果的人,以及研究遗传并观察如何发展的人等都是适用的。然而,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考虑的是灵魂本身,即统一的心灵。我们研究的是个人赋予世界和自身的意义,他们的目标、努力的方向,以及他们对生活问题的看法。迄今为止,我们所拥有的了解心理差异的最好方法,就是检验其合作能力的高低。
您已读完了所有章节,向您推荐
我的极品人生
作者:

...

死忌:电梯诡事
作者:QD

  电梯里的禁忌: 1:电梯打开门,而你看到电梯里的人都低...

妇科男医师
作者:

...

最强保镖混都市
作者:忘 记

"风流而不下流的游走在花花世界中,群芳环绕,纵意花...

贴身妖孽保安
作者:暗夜行走

"他是极品无敌大纨绔!老爸富可敌国,祖父背景神秘,...

诡异人生
作者:

...

书籍详情 评论 收藏 充值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