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巩固记忆的基础

作者:[美]哈里·洛拉尼 著 发布时间:2021-01-11 17:21:21 字数:23886
  让记忆成为永恒,在我们需要的时刻出现在脑海中,用她无所不包的胸怀来容纳一切。

  一、记忆的前提:注意力

  只有关注正在发生的一切,我们才能清楚地认识我们现在这个世界。通常,我们对眼前的事情注意得不那么周到。其实,真正的记忆术就是“注意术”,有人还把这看成万世不变的记忆法则,这是有道理的。

  所谓注意,就是集中精神注意事物和行为,把它们固定于意识之中。因此注意力越强,印象便越深刻。我们之所以会很快地把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东西忘掉,就是因为没有对它们给予必要的注意。要知道,任何记忆力的训练应从训练集中注意力开始。这里让我们先做几个小实验:

  1.拿一样东西(小闹钟、钥匙或小玩具等)仔细看30秒,然后闭上眼睛,试着把你对这样东西的感受所得详细说出来。如果某些细节你还不清楚,请再看一遍,然后闭上眼睛再说;如此重复,直到能把该东西说得清楚为止。

  2.请选择3个思考题(如一项计划、一个科学或文学的题目、亲身的一次经历等),每题思考3分钟。先思考第一题,然后思考第二题,最后是第三题。思考题目时,思想不能开小差,尤其不能想到另两道题。

  3.请打开收音机,将音量调到你自己勉强能听清为止。微弱的声音迫使你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过,此练习每次最好不超过3分钟。

  我们做完这几个练习以后,你就知道,注意力越集中,记忆就越迅速、牢固。因此,你要集中注意力,特别要训练这一点。

  你也许抱怨自己注意力难以集中,这不用灰心丧气。试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于你自己喜爱的事物,你的注意力难道不是也很容易集中吗?例如看了亲人的照片、在橱窗里看到自己仰慕的商品、翻阅一段要左查右找地核对的文字……这些,都能证明你的注意力是可以集中的,只是受了意识的支配。

  让我们有意识地总结一下自己的注意力状况吧。把下面一页分成左右两栏:把你感到注意力难于集中的事物写于右边,而易于集中注意力的事物写于左边。

  易集中注意力的难集中注意力的

  看这张表,十之八九,左边写的多数是你感兴趣的或你时常接触到的,而右边则恰恰相反。可见,对该问题或事物平时了解较多、比较感兴趣,都可提高你的注意力。

  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语言学教授斯特娜夫人很注意教育自己的女儿,她从小便使女儿受到注意力的训练。她常与女儿玩一种叫“留神看”的游戏。每当路过商店的门口之后,就问女儿该商店陈列橱窗内摆的是哪些商品,让她数出留在记忆中的各式商品。能说出越多,就打分越高。这样训练很有结果:当女儿5岁时,在纽约州肖特卡大学的教授们面前,能把《共和国战》朗诵了一遍就一字不差地复述下来,令教授们大吃一惊。斯特娜夫人说:“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她注意事物,养成敏锐地观察事物的习惯。”

  从这个例子我们知道,注意力的测定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包括了注意力的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等内容,其中,注意力的广度很重要,也叫做注意力范围,指的是同时间内所能把握对象的数目。视觉的注意范围一般利用速视器加以测定。在不超过l/l0秒的时间内,在速视器上呈现一些印有图形、数字和字母的卡片,由于呈现时间很短,眼睛来不及移动,被测者所能知觉的数量就表示了他的视觉注意力的广度。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l/10秒的时间内,成年人一般能够注意到6—8个黑色圈点,或4—6个彼此不相联系的外文字母。

  注意的范围大小是受被知觉的对象的特点影响的。例如:对排列一行的字母比以分散在各个角落上的字母的注意数目要多些;对大小相同的字母比大小不同的字母所能注意的数目要多些。因而被注意的对象越集中,排列得越有规律,注意的范围就越广。

  集中注意力,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个题目,或自愿选择的一件事情之上,而不让注意力转向吸引它的其他题目上去的机能,它是人脑的一种定向反射活动。所谓定向反射活动,就是有机体朝向某种事物,以及查明事物的情况和意义的反射活动。借助于定向反射活动,人们就可以有选择地比较完全而清晰地反映客观事物。定向反射活动,有的是由事物本身的特性(如相对强度、新异性等)引起的。这种定向反射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是不由自主地产生的。譬如,教室里正在安静地上课,突然有人推门走进来,在座的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看着来人。同这种定向活动联系的注意,可谓不随意注意(也叫无意注意)。

  而另一种定向反射活动,则需要由一定的目的并需要经过意志努力所引起的。例如一个嘈杂的环境中能坚持写作。同这种定向活动相联系的注意,便是随意注意(也叫有意注意)。它们都是人脑活动的反映,人们在注意某种事物时,大脑皮层就要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在同一时间内,大脑皮层只能有这一个优势兴奋中心,而其他区域都或深或浅地处于抑制状态。

  以上所谈的都是注意力的有关原理,那么,如何才能集中注意力呢?

  无需多加证明,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相信,人们无论何时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注意力集中起来。这确实不错。如果你要一心一意地学习,首先希望有个比较安静的学习环境。作家齐弗尔在写作时要避开喧嚣的声浪,在纽约公寓每天到地下室的储物室里才动笔,一呆就是3个小时。福楼拜和拜伦喜欢在夜深人静时作文章,小托尔斯泰则非要到安静之处才动笔。

  环境太重要了。这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人所共知的,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专心致志。另外,你有一个固定安静的环境,可以使你学习时置于同样的物质条件之下,你能产生集中注意力的条件反射。当你置身于同样的物质条件下时,你的思想将会自然而然地处于警觉、注意和专心的状态。随着这种习惯的养成,要集中注意力就容易得多了。如果没有这种条件,往往会适得其反。大发明家爱迪生就有过这样一件事。

  一次,爱迪生的生日。朋友们知道他早就想尝一尝美味的鱼子酱,决定在生日这天请他吃一次。生日那天,爱迪生和几个朋友一边就餐,一边滔滔不绝地探讨起白炽灯来。正当讨论得最热烈的时候,那盘早已约定好的美味佳肴端了上来。这时,爱迪生正在讲灯丝的材料。他顺便把鱼子酱送到嘴里,继续评论说:

  “为发明电灯的灯丝,我那1000多种材料都用了,到底用什么……”鱼子酱吃完了,演讲的爱迪生停了下来,用手在桌子上画了一个大问号。

  这时有人问他,你知不知道刚才吃的是什么东西?

  “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是鱼子酱呀!”

  “怎么?哎呀,是鱼子酱?”这位心不在焉的发明家惊叫起来。

  无须多加说明,这里爱迪生对鱼子酱的注意力几乎等于零,这是因为他将注意力专注到自己的问题上去了。虽然这儿是宴会,但事实上人们的谈论已造成一个学术的环境而不是外表上的宴会的环境。注意力就这样被转移了。

  所以,我们一旦选好了环境坐下来,就不应该心不在焉。看无关的书报杂志,思考无关的事情,都会分散你的注意力。

  有人喜欢把桌子放在窗户前来用功,这也许有利于采光;但是,光线容易刺目造成注意力不容易持久,加上窗外的景物,对集中注意力并没多大好处。

  还有一些看来似乎是微不足道的因素,我们也不可忽视。最好能避开客厅,预防中途要吃要喝等等。对于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人,可以到达忘却饥饿的程度,因此你记住:一定

  要排除各种可能中断工作和学习的因素。只有这样,良好的注意力才容易培养出来。

  连续的脑力劳动,会令人感到疲劳。当你疲惫不堪时,不管如何努力,也难以看得进一个字。你或许也想用“坚持就是胜利”一类的格言来鼓舞自己,但却无济于事。继续干下去不但会把自己弄得更疲惫甚至产生厌恶感,而且于事也无益。所以,当你感到无法集中精神时,不如休息一下再干。与其晚上熬夜,少睡3小时,不如将这段时间放在早上。这已是被很多人亲身的经验所证明的。

  苏霍姆在《给儿子的信》中说:

  清晨起来,上课以前用功一个半小时,这是黄金般的时间。凡是早晨我能做到的事,我都要把它做完。30年来,我都是从早晨5点开始自己的工作的,一直到8点。30本有关教育学方面的书,以及300多篇学术文章,都是利用早晨从5点到8点的时间写成的。我已养成了脑力劳动的节律;即使我想在早晨睡觉,也是办不到的;我的全部身心,在这个时间内只能从事脑力劳动。

  我建议你用早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去从事最复杂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思考理论上的中心问题、钻研艰深的论文、写专题报告。如果你的脑力劳动带有研究的成分,那只能用早晨的时间去做完。

  当然也有些人不一定在这个时间用功,但不管如何,应当把你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一天里你最容易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去做,你就能花较少的力气做完较多的工作。

  这也可以说,只有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才能集中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值得注意:如果有一位小学生,让他阅读黑格尔的哲学著作,能看懂吗?他也许只看了第一行字便把精力移到周围的事物上去了。那种“机械”的方法是不能将东西装进脑里的。即使是成年人,如果读一本不能令我们理解的书,光靠硬读下去,不理解书中的内容,那是无法不开小差的。

  那么,是否对看不懂的书就不看了呢?显然不行,这样我们永远无法学到新的知识。我们可以寻找一个办法,这就是预习。这儿指的预习,是包括先阅读几本较为浅易的书,待打下一些基础后,就可以比较有条件地读通原来那本书了。也就是说,能读通就为集中注意力创造条件。所以,打好基础知识很重要。另外,对书中某一个句子,只要有两三个字不懂其义,就很可能无法弄通整个句子的意思。绝对不要不查字典就把这类字放过。

  这段的关键是:务必掌握阅读所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

  另外,如果你充分认识到读书或工作的重要性,你就比较容易集中注意力。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培养眼前的兴趣。

  阅读的兴趣当然取决于长远的目标,但这样做是不够的,还有一点是要考虑到直接的、眼前的目标。

  为了加强阅读的目的性,书的前言与目录应当认真阅读,这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全书概貌,这种了解是很有助于你的兴趣而增强记忆的。

  关于学习如何集中注意力,以上谈到的方面都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概括如下:

  1.选择环境;

  2.排除分心;

  3.精力充沛;

  4.目的明确;

  5.要有知识基础;

  6.增加眼前兴趣。

  在具体运用上,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特殊的作法,各人也可以有所不同。

  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表现为能够专心致志地集中注意力于所应进行的活动。它能保证工作和学习的高效率。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智力和体力活动都极度紧张,无关的运动都停止了,人身的各个部分都处于静止状态,甚至有时抬起的手都忘了放下,呼吸变得轻微缓慢,吸气短促而呼气延长,常常还发生呼吸暂时停止的现象(即屏息),心脏跳动加速,牙关紧咬等。一般说,注意力高度集中只能是短时间的。此时所识记的东西,往往能记很长的时间,甚至一辈子不忘。

  良好的注意力有时无需意志控制就表现出来。例如看一部有趣的小说,有时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周围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这种注意是由人的直接兴趣引起的。而在学习中,更多地需要用意志力来维持注意力。注意力的良好特征是可以通过培养训练来形成的。

  培养良好注意力首先要明确学习目的。当你学习某一学科知识感到内容枯燥乏味又难懂时,最易于分心。但若真正了解了这门学科的作用,就能狠下决心专心致志地去学习它。经过一段时间地刻苦努力,在解决困难中得到了乐趣,注意力的集中就变得容易了。

  其次,我们要进一步了解自己注意力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通过相应的训练来克服缺点。

  很容易分心的人,在学习中走神时暗示自己“注意目标”,能够维持注意力的集中。

  “注意目标”与“注意听课”不同。前者作为认识活动,以获得对某种知识的理解为对象,容易专注于认识对象,人一旦不能在认识对象身上发现新东西,“注意”就会转移到别的事物上。为了使注意力专注于某一内容,必须努力深入发现那些还没被理解的特征。“注意目标”是指令自己为达到目的而去探索。“注意听课”只包含一个要求听讲课的指令,并没包括探索知识的要求,很难保持专注。即使不断地暗示“注意听课”,也还会听不下去,甚至暗示的本身相反地起到分散注意力的作用。

  这样,就必须先明白“目标”是什么。具体就学生的学习来说,就是“这一课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例如某节化学课要学习“氧气”,学生首先要在预习中或从老师的提示中记住这一节课的要求,要懂得氧气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记住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体现氧的化学特性的几个反应方程式,懂得氧气在各方面的用途。明确了“目标”,暗示集中注意力就变得容易了。到这一节课上完时,根据“目标”回忆各项基本要求能否记住。到你记住了这些知识后,一种胜利的愉悦向你袭来,你对这科的学习渐感兴趣,那时,就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了。

  注意力的分散往往在两种情况下容易发生,一是认为完全懂了,在学习中没有新发现。二是觉得太难,无法发现新东西。因此遇到前一种情况,在听课时应暗示自己注意老师讲解与自己所知有何差异,对后种情况则要注意联系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

  注意力训练

  训练1

  在桌上摆三四件小物品,如瓶子、纸盒、钢笔、书等,对每件物品进行追踪思考各两分钟,即在两分钟内思考某件物品的一系列有关内容。例如思考瓶子时,想到各种各样的瓶子,想到各种瓶子的用途,想到瓶子的制造,造玻璃的矿石来源等。这时,控制自己不想别的物品。两分钟后,立即把注意力转移到第二件物品上。开始时,较难做到两分钟后的迅速转移,但如果每天练习10多分钟,两周后情况就大有好转了。

  还可以做一个叫“大脑抽屉”的训练。训练要求设想出自己的3个计划。比如学习某学科知识的计划旅游计划,制作航模计划。对每个计划分别思考2-3分钟。在思考一个计划时排除其他干扰,特别是排除另两个计划的干扰。这个训练比上一个难,开始训练时可以先对每个计划思考1分钟,逐渐增加时间,但不要超过3分钟。

  训练2

  盯住一张画,然后闭上眼睛,回忆画面内容,尽量做到完整。例如画中的人物、衣着、桌椅及各种摆设。回忆后睁开眼睛再看一下原画,如不完整,再重新回忆一遍。这个训练既可培养注意力集中,也可提高注意更广范围的能力。

  在地图上寻找一个不太熟悉的城镇,也能提高观察时集中注意的能力。

  下面这张图也可以用来进行训练,在图上找出各个数字与字母的联线。

  训练3

  把收音机的音量逐渐关小到刚能听清楚的地步,听3分钟后回忆所听到的内容。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随处都可因地制宜进行训练。例如,有时在等人、候车,周围是各种繁杂现象和噪声。这时可以做一些背书训练或两位数的乘、除心算。这种心算没有注意力的集中是无法进行的。

  训练4

  这个练习要在家里做。舒舒服服地躺下,全身尽量放松。选择一件你所熟悉的简单物体,像钢笔、铅笔或书等。(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牌号、标题或刻印在上面的其他东西上。)选定之后,闭上眼睛,尽量在这个东西上想像几分钟。开始时会有些困难,因为与之相关的东西差不多总会溜进你的头脑里。在你集中精力想铅笔的时候,你可能会想到拿着铅笔的手或印在铅笔上的字等。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你的思想偏离了铅笔本身,没有像要求的那样坚持在铅笔上。

  训练5

  白日做梦,追溯思考。假设你在读一本书、看一本杂志或一张报纸,你对它并不感兴趣,突然发现自己想到了大约10年前在墨西哥看的一场斗牛。你是怎样想到那里去的呢?看一下那本书你或许会发现你所读的最后一句写的是遇难船发出了失事信号,集中分析一下思路,你可能回忆出下面的过程:

  遇难船使你想起了英法大战中的船只,有的人得救了,其他的人沉没了。你想到了死去的4位著名牧师,他们把自己的救生带留给了水手。有一枚邮票纪念他们,由此你想到了其他的一些复制邮票和硬币、5分镍币上的野牛,野牛又使你想到了公牛以及墨西哥的斗牛。这只是成千上万个例子中的一个。既然几乎每个人都不时地会白日做梦,这种集中注意力的练习实际上随时随地都可以做。

  对于经常在噪音或其他干扰环境中学习的人,要特别注意稳定情绪,不必一遇到不顺心的干扰就大动肝火。情绪不像动作,一旦激发起来不易平静。结果对注意力的危害比出现的干扰现象更大。要暗示自己保持平静,这就是最好的集中注意力训练。

  训练6

  准备一张白纸,用7分钟时间,写完l-300这一系列数字。测验前先练习一下,感到书写流利,很有把握后就开始。注意掌握时间,越接近结束速度会越慢,稍放慢就会写不完。一般写l99时每个数不到1秒钟,后面的三位数字书写每个要超过一秒钟,另外换行书写也需花时间。要求在420秒钟内准确写完300个数字。

  测验要求:

  (1)能看出所写的字,不至于过分潦草。

  (2)写错了不许改,也不许做标记,接着写下去。

  (3)到规定时间,如写不完必须停笔。

  结果评定:

  第一次差错出现100以前为注意力较差;出现在101一l80间为注意力一般;出现在181-240间是注意较好的;超过240出差错或完全对是注意力优秀。总的差错在7个以上为较差;锗4-7个为一般;错2—3个为较好;只错一个为优秀。

  缺少142—143页内容

  两分钟内读完为优秀;两分半钟内读完为较好;3分内读完为一般;超过3分钟为较差。这一测验只宜自己与自己比较,把每次测验所需时间对比就行了。

  训练9

  用1分钟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文后的问题。(注意:阅读前和阅读的过程中,不要看文后的题目:回答问题时,请不要再看上面的文字。)

  2月4日上午9点钟,在一个十字路口附近,一辆载有4个写字台、3对沙发和42张课桌的蓝色马车,和一辆载有35箱啤酒、42箱汽水的灰色马车撞在了一起。部分课桌散落了一地,另一辆车上的啤酒、汽水分别有15箱和20箱受损,混在一起的啤酒和汽水流满了路面。还好,只有蓝色马车的驾驶者受了点轻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两辆马车是什么颜色的?

  (2)有多少啤酒和汽水受损?

  (3)车上的写字台多,还是成对的沙发多?

  (4)车上的课桌多,还是汽水多?(汽水按箱计算数量)

  (5)车祸的出事地点在哪?

  (6)车祸发生在什么时间?

  正常地讲,一般人应答对4问以上,如果没答对4个问题,说明注意力需要锻炼。

  训练10

  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的一篇文章录下来,然后播放,尽量把音量放低,低到刚好听清为止。播放时注意先听两三句话就关掉录音机,小声默念听到的内容。然后再听两三句,再复述内容。这项练习一般五六分钟即可,经常进行这种训练,对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很有帮助。

  训练11

  准备一块带秒针的表。用眼睛盯住秒针,并随秒针移动,一直看秒钟走完3圈,也就是三四分钟。这期间不要被其他事情打断,也不要因为想其他的事情而破坏注意。

  训练12

  从207开始,每隔两个数倒数到0。如207、204、201、198、195……如果中途错了必须从头开始重数。注意力不够集中的人,经常做这个练习非常有好处。

  训练13

  这个练习称为“头脑抽屉”训练,是练习集中注意力的一种重要方法。

  请自己选择3个思考题,这3个题的主要内容必须是没有联系的。例如:科研课题、数学课题、工作计划、小说、电影情节、旅游活动或自身成长的某段经历等都可以。题目选定后,对每个题思考3分钟。在思考某一题时,一定要集中精力,思想不能开小差,尤其不能想其他的两个问题。一个题思考3分钟后,立即转入下一个题的思考。

  二、记忆的魔法:想象力

  神奇的想象力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之源,想象力给我们无穷的力量。

  在记忆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由于某样要记的东西没有任何实际的内容,既谈不上理解也没有什么兴趣,那只有靠死记硬背了,如电话号码、某个难读的地名译音。而死记硬背的效果是有限的。这时,你不妨采用一下联想。柏拉图这样说过:“记忆好的秘诀就是根据我们想记住的各种资料来进行各种各样的想像……”

  想像无须合乎情理与逻辑,哪怕是牵强附会,对你的记忆只要有作用,都可以进行。比如你要记住你所遇到的某人的名字,那么,也可用此法。

  爱迪生的朋友在电话中告诉他电话号码是24361,爱迪生立刻说:记住了。原来他发现这是由两打加19的平方组成的,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当然这种联想要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

  我们的想象力是根据空间或时间上的相近事物,容易在人们的经验中形成联想来进行的。也有时利用同音、近音、同义、近义等等语言的特点来进行。让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下面有一组单词,你用心看两分钟,目的是尽量记忆。

  帽子信封房屋纽扣

  猫电话机钱铅笔

  袜子书仙人掌鳗鱼

  上衣木夹车灯点心

  办公桌花边米饭钓钩

  如果让你顺次序把它们默读出来,你会发现,许多都忘记了。为什么呢?方法不对。如果运用想象力,问题或简单得多。你不妨设想这么一个荒诞的故事:

  有一顶帽子,它底下放一部电话机;电话机上尽是刺,因为这是仙人掌;拿这个仙人掌听筒的人确实不方便,何况他的嘴里还塞满了点心。点心里有一个小信封,拆开里面还有钱。钱上印一条鳗鱼,忽然这条鳗鱼变活了,钻到办公桌下。原来这办公桌是所房屋,其烟囱是支巨大的铅笔,它像火箭向上升起,落到上衣上。上衣有花边,中间有纽扣。但上衣口袋是穿的,铅笔漏到地上的袜子里,袜子夹着木夹。忽然铅笔又飞走了,飞到猫吃的米饭碗里。猫正蹲在一本书上。它一受惊就逃出门外,被一盏车灯照射。它向前一扑,恰巧被车前的钓钩钩着了。

  这样的想象力当然是非常古怪、荒唐,因为这些画面大多不出现在现实中,就是童话中也很少有。但因为这想象力仅是为了把一些事物从外表上把它们凑合在一起,不需要任何思想内容,也不要起码的逻辑,完全为了帮助记忆。

  如果记忆的对象比较抽象,你不妨多花些功夫,先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例如要记比利时的工业种类,其中有冶金业、锌和铅的工业、陶器工业、玻璃制造业……

  你先把治金业想像成一座火炉,锌自然是一个电池了,铅则可想成一个运动员用的铅球,然后是陶坛(陶器工业)、杯子(玻璃制造业)等。

  接着你便可以开始驰骋你的想像了:高炉产生了一个个电池,装在手电筒中照着一个人推铅球,铅球一掷,击碎了前面两个陶坛及杯子……

  不要怕建立大胆的、甚至是愚蠢的联想,更不要怕有人因感到惊讶而出现一些讽刺,重要的是这些形象在脑中要清清楚楚。尽力把动的图像与不同的事物联结起来。如果能经常这样运用,你就会大大加强记忆力的。

  另外,比联想更进一步的,是发展想象力。想象力不但可以使我们记忆的知识充分调动起来,进行融会、综合,产生新的思维活动,而且可以反过来使原来的知识记忆得更牢固。

  总的来说,想象力是改造旧形象、创造新形象的能力。你想测定一下自己的想象力吗?下面介绍一种小游戏:把一滴墨水滴在白纸上,然后用力将它压成许多不规则的墨迹,据其形状试试你能想像出多少名称。

  在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福尔摩斯凭着惊人的记忆力,加上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破了许多案子。书中的福尔摩斯说过这么一段话:“一个逻辑学家不需要亲眼见到或者听说过大西洋或尼亚加拉瀑布,他能从一滴水上推则出它有可能存在。所以整个生活就是一条巨大的链条,只要见到其中的一环,整个链条的情况就可以推想出来了……比如遇到一个人,一瞥之间就要辨识出这个人的历史和职业。这样的锻炼看起来好像幼稚无知,但是,它却能使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变得敏锐起来,并且教导人们:应从哪里观察,应该观察些什么。一个人的手指甲、衣袖、靴子和裤子的膝盖部分,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茧子、表情、衬衣袖口等等,不论从以上所说的哪一点,都能明白地显露出他的职业来。如果把这些情形联系起来,还不能使案件的调查人恍然大悟,那几乎是难以想像的了。”

  这段话说到观察力,但更重要的是想象力。正是由于福尔摩斯有这种想象力,所以推理特别严谨。他在与华生医师第一次见面时,就断定对方从**来。对方表示十分惊讶,福尔摩斯这样解释:“在你这件事上,我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这一位先生,具有医务工作者的风度,但却是一副军人气概。那么,但显而易见你是个军医。你是刚从热带回来,因为你脸色黝黑,但是,从你手腕的皮肤黑白分明看来,这并不是原来的肤色。你面容憔悴,这就清楚地说明你久病初愈而又历尽了艰辛。你左臂受过伤,现在动作起来还有些僵硬不便。试问,一个英国军医在热带地方历尽艰辛,并且臂部负过伤,这能在什么地方呢?自然只有在**了。这一连串的思想,历时不到1秒钟,因此我便脱口说出你是从**来的。”小说未免有夸张之处,但这种快速的推理包含在快速的想像中,而这二者均建立在对事物规律的牢牢记忆的基础上。

  对于有健忘症的人,想象力显得特别重要。去旅行时,为了不忘记带剃刀,你就由刮脸刀联想到你的旅行包。你可以这样想:我的旅行包是用光滑的皮革做的,它不需要刮脸刀。于是你就想像旅行包已被电动刮脸刀刮过了。

  这太可笑了,但行得通!当你以后拿起旅行包时,自然会想起刮脸刀。反过来,当你要回想一件事情时,就请回想与此事有关的联想就行了。

  为了想起你的照相机放在哪里,请尽力回想一下你最后一次使用相机时的情景。当时照什么景物,照谁?然后如何把相机收在包里,回家后做过什么事情……总之,不断将当时

  的情景具体化。明晰化,就有可能把相机想起来。

  在读某一本书的时候,为了记忆,我们也要进行想像,极力将当时的情景形象地想像一番。例如看《双城记》某些章节,我们可以看完后闭目联想,在脑子里“想像”,把人物的服饰、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结合起来想,便可以记得很牢了。

  马克·吐温曾经为记不住讲演稿而苦恼,但后来他采用一种形象的记忆之后,竟然不再需要带讲演稿了。他在《汉堡》杂志中这样说:

  最难记忆的是数字,因为它既单调又没有显著的外形。如果你能在脑中把一幅图画和数字联系起来,记忆就容易多了。如果这幅国画是你自己想像出来的,那你就更不会忘掉了。我曾经有过这种体验:在30年前,每晚我都要演讲一次。所以我每晚要写一个简单的演说稿,把每段的意思用一个句子写出来,平均每篇约11句。有一天晚上,忽然把次序忘了,使我窘得满头大汗。由一这次经验,于是我想了一个方法:在每个指甲上依次写上一个号码,共计10个。第二天晚上我再去演说,便常常留心指甲,并为了使不致忘掉刚才看的是哪个指甲起见,看完一个便把号码揩去一个。但是这样一来,听众都奇怪我为什么一直望自己的指甲。结果,这次的演讲不消说又是失败了。

  忽然,我想到为什么不用图画来代表次序呢?这使我立刻解决了一切困难。两分钟内我用笔画出了6幅图画,用来代表11个话题。然后我把图画抛开。但是那些图画已经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只要我闭上眼睛,图画就很明显地出现在眼前。这还是远在30年前的事,可是至今我的演说稿,还是得借助国画的力量才能记忆起来。

  这样,我们就不难了解某些对地名有超人记忆力的人,他们的方法是时时看地图,所以一闭上眼睛,就能联想起那幅图画。于是,地理位置就清楚地凸现出来了。

  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心理功能。有了想象力,就使我们的认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人扩大了认识范围。要知道,新形象并不是各种旧形象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对旧形象经过加工创造而来的。所以,进行联想应有丰富的知识基础,要尽量使我们的知识面扩大。如牛顿为什么能把万有引力与下落的苹果联想在一起呢?这就是他有深奥的学问。他说过:“我不知世人对我是什么看法,不过我自己只是觉得好像在海滨玩耍的一个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拾起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但真理如大海,远在我面前,未被发现。”这种谦逊的态度和求知的欲望是十分感人的。

  总之,对联系很少或只有孤立联系的材料,必须要建立一个“人为”的联系,即对本来无意义的材料附加一定的“人为”意义。或者在一个材料事例中设几个起提示作用的中介(或称启示点、支撑点),或者在材料周围寻找一些起提示作用的要点,以使机械识记变得容易、灵活而有趣味。这可以称之为人为联想式。

  例如在教外语单词时,凡遇到象声词,教师就应提醒学生其象声的特点,以引起声音的联想,以帮助记忆。有时同时记忆同义词或反义词,也是为了相互引起联想,由此及彼,增进识记。有时采用分类记忆,如把四季、12个月、星期等词分类记忆,也可起到相互辅助,互为“依托”、形成人为联系的作用。在外语单词记忆中,人们可能对各个词的记忆不平衡,有的记忆得牢些,有些差些,建立了人为联系后(如同义、反义、同类、相关等),可以以记忆较强的一个作为“启示点”或“支撑点”,引起其他词的再现。在同时记忆这些词时,等于在两者或更多者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因而增进了记忆的能力。

  一位小学教师在教学生“指南针”时,不是简单地问:“指南针有什么用?”因为这只需一句话就答完了。老师问:“你们知道什么人、在哪儿用指南针?”这一问,打开了学生联想的闸门。他们从大海想到天空,从高山想到森林,从飞行员想到潜水员,从勘探队员想到旅行家。通过联想扩展了思路,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有时某些抽象的名词,如世界、国家之类的词,怎么对孩子们解释并让他们记牢呢?著名儿童教育家菲特尔教授是这样讲的:“我从自己住的地方讲起,左右邻居一长排的房子叫街道,把许多街道合起来叫区,把许多区合起来叫县或市,把许多县或市合起来叫州,把许多州合起来叫国家,把现在各地的国家合起来叫世界。

  看!他利用想象力不仅帮助学生牢记,而且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想象力为什么能起作用呢?在世界上,客观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表现为从属关系,有的表现为因果关系。把反映事物间的那种联系,把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事物,及在性质上相似的事物和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是增强记忆的好方法。从记忆的生理机能看,联想能有效地建立脑细胞之间的触突联系,有助于记忆网络的形成,这样不但可以长期保持,也容易再现。所以,请你记住:用想象力编织记忆之网。

  想象力训练

  训练1

  从剧本或诗歌中读一段或几段,最好是那些富有想像的段落,例如:

  茂丘西奥:她是精灵们的媒婆;

  她的身体只有郡吏手指上一颗玛瑙那么大;

  几匹蚂蚁大小的细马替她拖着车子,

  越过酣睡的人们的鼻梁……

  有时奔驰过廷臣的鼻子,

  他就会在梦里寻找好差事;

  有时他从捐送给教会的猪身上拔下它的尾巴

  来,

  撩拨着一个牧师的鼻孔,

  他就会梦见自己又领到一份俸禄;

  有时她绕过一个兵士的颈项,

  他就会梦见杀敌人的头,

  进攻、埋伏、锐利的剑锋,淋漓的痛饮——

  忽然被耳边的鼓声惊醒,

  咒骂了几句,

  又翻了个身睡去了。

  把书放到一边,尽量想像出你所读的内容。这不是重复和记忆。如果10行或12行太多了一些,就取三四行。你实际的任务是使之形象化,闭上你的眼睛你必须看到精灵们的媒婆,你必须想像出她的样子只有一颗玛瑙那么大,你必须看到廷臣在睡觉,精灵们在他的鼻子上奔驰,你必须想出士兵的样子并看到他杀敌人的头。你要听到他的祷词,祷词的内容由你设想。

  让我们回到白日梦上去。你已经读过了《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以上几行,或者是其他剧本或故事中的若干句子。现在把书放在一边,想出你自己的下文来。当然做这个练习时你不能先知道故事的结尾。你要假设自己是作者,创造出自己的下文来,你要想像出人物的形象,让他们做些事情。不要轻易满足,要想像出他们做事时的形态样子,直至你心目中的形象和实眼所见一样清楚。

  训练2

  拿一张纸,写上一个自己感兴趣、比较了解、积累了较多知识的题目。例如:物理、日本、纽约、华盛顿、英国等。然后,在想像时尽量把知道的、有关这个题目的知识都写在纸上。例如,写日本:可以写日本的历史、现状、战争、地形、气候、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等。写英国:可以写英国的兴起和灭亡的原因、文化成就、著名人物、农民起义等等。

  训练3

  做自由想象力训练。要求是从一个词中联想出10种事物,然后把这10个事物连贯起来。例如:由“儿童”一词可想出:凤筝、法国电影、山口百惠、鞋、商店、集邮、革命、老房东、核桃。把这10个事物连贯起来就是:儿童都喜欢玩风筝;由风筝想像到电影《风筝》。由电影想到日本电影演员山口百惠的演技真好,她的鞋总是很漂亮;由鞋想到自己的鞋带断了,需要到商店买一双新的;由商品,想到在商店工作的杰克喜欢集邮:由集邮,想到杰克现在存有许多“革命”期间的邮票;由“革命”,想到自己在”革命”期间下乡时的老房东来了,还带来了许多土产,其中有自己喜欢吃的核桃等……

  请继续用物理、足球、火箭、马4个词进行自由想像。

  训练4

  请用两分钟时间,将下面10组词用想象力的方法联在一起进行记忆。

  皮鞋——下雨轮船——月亮

  火车——梯子牡丹——黄河

  稿纸——白菜鸡毛——烟筒

  闹钟——软床麻雀——玻璃

  马车——鸡蛋轮胎——香肠

  训练5

  请把每组10个实物词联想在一起:

  (1)杂志、鲸鱼、老虎、大衣、手表

  馒头、自行车、杨树、提包、轮船

  (2)留声机、蔗汁、啤酒、马车、电线

  轮船、鸽子、子弹、苹果、牛仔

  训练6

  请把每组10个抽象词联想在一起

  (1)民主、蓬勃、太空、路线、片面

  明亮、原则、哲学、卫生、制度

  (2)回想、富裕、营养、作风、素质

  情绪、满意、习惯、方针、结构

  三、记忆的基石:观察力

  仔细观察一切,你就会发现,原来生活如此美好。

  生活中有这种现象:当你用一个锥子在金属片上打眼时,劲使得越大,眼就钻得越深,记忆的道理何尝不是如此?印象越深刻,记得越牢固。深刻的事件、深刻的教训,这通常都带有浓厚的客观性。如你看到一架飞机坠毁,这当然是记忆深刻的;又如你因大意轻信了某人,被骗去了一大笔钱,这也容易记得深刻。但生活中许多事情并不是这样,它本身没有什么动人的场面,跌宕的变化,那么,我们从主观上要获得强烈的印象,就要——观察。我们脑海中所存的记忆,像银行存款一样。假如没有钱存着,无论怎样努力设法,也不可能有现金提取出来。这就等于我们所经验过的事物,如不把它们储存在记忆中,回想又从何谈起呢?

  因此,我们要把经历过的事物,像去银行存款似的储存起来,以备应用时提取。这种储存叫“铭记”。铭记分两种,一是自发地、主动地去记的,叫“自发铭记”;另一种是无意识的,但因印象强烈而自然“浮现”于脑海的,叫“被动铭记”。而精细的观察可以使我们达到“自发铭记”的目的,只有这种铭记才能记得更多、更准、更有储存可能,从而也就更有意义。

  一切事物,只有经过深刻的观察后,才可以使印象深刻化。反过来说,要印象深刻化,非要经过深刻的观察不可。

  根据心理学家做的实验结果,证明即使是极有训练的观察者,也难以把亲眼见到的事物作出正确的报道来。因为一般人对他自己见过的事物,总是观察得不够仔细,报告时往往加进了自己的想像。所以,在不少犯罪案件中,几个现场目击者的证词往往风马牛不相及,造成了破案的困难。

  这是由于他们对突发事件既没有事先的记忆意图,也不可能冷静地观察,这样就极容易在主观的偏见中不自觉地歪曲了事实的真相。

  观察对于记忆有第一等的意义。因为记忆的第一阶段必须要有感性认识,又只有强烈的印象才能加深这种感性认识。从眼睛接受信息时,就要把它印在脑海里。对于同一幅景物,婴孩的眼和成人的眼看来都是一样的;一个普通人及一个专家眼中也是一样的,但引起的感觉不一样的,但引起的感觉不一样。在观察时,一定要在脑海中打上一个烙印,这种烙印包含着对事物的理解和想像,而不是一个只有光与形的几何体。

  达尔文曾对自己作过这样的评论:“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大凡智商高的人,其观察力往往也很高。科学家从平常的现象中可以悟出非同一般的规律,艺术家可以抓住一刹那间的事物特征而构思出美好动人的艺术形象,这正是由他们超人的观察力所带来的。

  如果说一切思维活动始于记忆力,而记忆力又始于观察力。假如最初的印象是错误的,那就说不上正确的记忆。又假如最初的观察与过去雷同,那就不可能产生新的记忆,更谈不上运用两次记忆的差异产生新的联想,推动思维的进一步开展了。

  那为什么有的人观察问题往往会有错误呢?原因是:

  1.人们只是对刚刚能意识到的一些因素发生反应,而事物的组成是复杂的,有时恰恰是那些不易被人注意的弱成分起着主导作用。如果一个人太过拘泥于事物的某些显著的外部因素,观察就会被表象迷惑,深入不下去。

  2.只是对无关的一些线索产生反应,结果把观察、把思维引入岐途。

  3.为自己喜爱或不喜爱之类的情感因素所支配。与自己的爱好、兴趣相一致的,就努力去观察,非要搞个水落石出不可;反之,则弃置一旁。这样使人的观察带有很大的片面性。4.受某些权威的、现成的结论的影响,不敢超越雷池半步,人云亦云。这种观察毫无作用。5,不能识别影响感知的全部因素。

  在上述情况下,人们的观察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观察怎么做呢?1.要有明确的目的。为什么观察,观察什么,都应预先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

  2.观察之前作好准备工作,即预先制定观察的计划、步骤,并熟悉观察对象的有关知识。

  3.观察要系统全面、聚精会神、反复琢磨,有利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特点。

  4.要尽可能让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观察、不仅用眼,也用耳、用手,用脑记。

  5.观察要勤于记录。有记录才可以据此作出必要的总结。这些总结可以作为下次观察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要从“观人于微”、“观事于微”、“观物于微”着手锻炼,从观察速度、广度、深度这3个方面努力。

  但这些仅仅是观察的一般方法,如果具体要观察到某一图景,却还有具体的方法。

  例如要观察日出,如果只是一般地粗略说出红霞万丈,朝阳东升,那毫无疑问是看不到细处的。善于观察大自然风貌的屠格涅夫能够从太阳与云的关系、太阳本身光和热的变化、周围云霞的色彩变化等因素来观察,结果得出一幅十分精细的具体的画面,试看他的一段文字:……朝阳初升时,并未卷起一天火云,它的四周是一片浅玫瑰色的晨曦。太阳,并不厉害,不像在令人窒息的干旱的日子里那么炽热,也不是在暴风雨之前的那种暗紫色,却带着一种明亮而柔和的光芒,从一片狭长的云层后面隐隐地浮起来,露了露面,然后就又躲进它周围淡淡的紫雾里去了。在舒展着云层的最高处的两边闪烁得有如一条闪闪发亮的小蛇;亮得像耀眼的银器。可是,那跳跃的光柱又向前移动了,带着一种肃穆的欢悦,向上飞似的拥出一轮朝日。

  请看,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作者观察的焦点主要抓住太阳渐渐升起几个阶段,给云层带来的变化,以及光线的变化。他抓住这一点,就使整个画面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比较平常的观察,是看建筑物。例如看一座大会堂,如果你由长至宽、由上至下,再看了其他细节,即使当时记忆再深,过了48小时以后,要你准确地描述一下,你将会感到困难了。因为那样的观察只能是走马看花,而不是观察入微。

  下面给你介绍一个方法:

  1.先观察全貌:长方形、三角形还是球形。

  2.规模大小和长、高的比例.等等。

  3.观察建筑艺术:正面、四角、柱子、窗户、几层楼、屋顶……

  4.观察细节:飞檐、雕刻、金属饰品,等等。

  这样才能算得上真正的观察,才会在你的记忆中留下持久的印象。

  那么,如果不是观察建筑物,而是要观察风景、图画、实物、人貌,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按下列的步骤去做:

  ——观察全貌、占地大小;

  ——观察和估计规模的大小;

  ———整个结构(外表、风格和色调);

  ——研究各部分的关联及其特点;

  ——研究再深入至各部分的细节。

  这办法的步骤也不能死记,最好的办法是你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来回答它。如:屋顶是什么形状的?是三角形的。高度是否大于宽度?否,高度不到宽度的四分之一。有几根柱子?正面有8根。建筑物墙脚上面的雕刻图案表示什么?表示古代的战役,等等。运用这些程序,我们来看雨果在观察巴黎圣母院之后的描述:

  巴黎圣母院就像杜赫吕大寺院一样,没有那些有回环的圆拱顶作为的教堂惯有的厚而重的四方形,圆而大的拱顶,冰冷的隐蔽所,威严的淳朴。它也像布赫斯的大教堂一样,没有巨大的、轻捷的、重叠的、拥塞的、粗糙的、风化的穹隆。不可能把它列入这些暗淡、神秘、低矮,好像被圆拱割裂了的教堂里面;它的天花板差不多是埃及式的;一切都是象型的,一切都是经典式的,一切都是象征式的;装饰品中菱形和锯齿形比花纹多些,花纹比鸟兽多些,鸟兽又比人像多些;与其说是建筑家的作品,不如说是主教的作品;它是艺术的第一个变形,全部经受了始于东罗马帝国时候、而终于好征战的居约姆王朝的神政和军政的锻炼。我们的大教堂也不可能列入另一些教堂里面,那些教堂巍峨临空,全是彩绘玻璃和雕刻,形状尖峭,姿态生硬;一方面有带着政治意味的公共场所气派和小市民气派,一方面又有艺术品的自由、广阔和倔强;建筑的第二个变形,就不再是象形的、不可更改的和祭典式的了,而是美观的、进步的、平民化的,始于十字军时代而终于路易十一王朝。巴黎圣母院不是像第一种那样的纯粹罗马式,也不是第二种那样的纯粹阿拉伯式。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使人看出伟大作家的观察力是多么的精细!他不但在看,而且在想。既有历史的对比,又有同类的对比,把一座古建筑“看”出了剔透玲珑的立体感来。

  观察的顺序反映了一个人头脑中的条理性。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从浅到深或从深到浅,从静到动或从动到静,等等,无不是这种条理性的表现。在与客人初次会面时,也有一定的观察顺序,因为以后还要详细谈到,这儿先简单提及一下:

  1.仔细听清人家的姓名;

  2.注意其脸部特征;

  3.鼻子是高是平?

  4.双眼皮或是单眼皮?

  5.他的名字能否和其他人名或事物联想起来?

  按这样的顺序反复地进行观察,对记住别人的姓名和容貌会有帮助。又例如学习单词,也应有一定的程序。每遇到一个新词的时候,就要进行下列程序的记忆:

  1.注意:这是新词。

  2.细心注意它的拼法,把它的词义弄清。

  3.研究其拼写法与发音的特点,最好查一查较详细的词典。如“high”(高)这个单词,寻找其发音特点,可知“hi”是发音部分,而“gh”是不发音的。

  4.注意单词的前后关系,在文句中的位置及其作用。最后,还要分辨出它是主语还是谓语,以及是动词还是名词等。

  5.分析其拼写法有什么容易记住的特征。如“forget”(忘却)一词,就是由“for”(替代、因为、关于)和“get”(得)二字拼连而成。

  6、该词的拼法、发音、意义等能否联想起其他单词?

  通过上述的观察程序,我们对这个词的记忆将会大大加深。

  注意力和观察力是记忆的双翼。善于观察的人,容易把握事物的基本特征,对观察过的事物记忆深刻。在实验课上进行物理或化学实验,观察能力强的学生收获就比观察能力弱的学生大得多。创造性的活动更需要良好的观察力。许多有巨大成就的科学家,都具有非凡的观察力,一些科学家能滔滔不绝地说出许多事理,甚至许多事物的细节,也是得益于他们精细的观察及思考。例如巴甫洛夫就提倡“观察、观察、再观察”,并把这作为座右铭,刻在他实验室的门墙上。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物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一个求知者,对周围的事物观察得越精细,越全面,就越能发现问题,越能对事物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促使自己不断思考,智力就会相应地发展。思考的过程就是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新的暂时神经联系形成的过程。从脑生理机制来看,这种活跃十分有利于记忆。比如一个刚学植物知识的一年级学生观察种子的发芽,并不仅仅是视觉器官感受事物形态后直观反映到大脑。当他在观察中发现,不同的培养环境,有的种子发芽有的不发芽,将观察到的情况作对比,就会由思考而认识到种子发芽的条件是必须有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水分。在观察芽的各部位时,关于种皮、子叶、胚芽、胚轴、胚根的已有知识,重新在他头脑中活跃起来,参与对新事物的分析判断,促使了进一步的思考。伴随着观察、思考、理解、再思考的过程,知识就被牢牢地记住了。

  要想获较好的观察力,必须掌握观察要领。

  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没有明确的目的任务就没有注意力的集中。如同我们漫游百老汇大街,所见到的千千万万的人与物都没能留在脑海里,印象中只有满街模糊的脸孔。又如在旅游活动前。老师嘱咐学生注意观察,回来后写作文。由于没有明确说明写什么,一些学生事先又不会拟定计划,所以尽管看到了许多东西,但却写不出好文章来。

  其次,观察要有必要的知识准备。这是因为观察伴随着思考,思考需要有关的知识作对比、作判断依据。

  第三,要有周密的观察计划。外界的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变化,时间一分一秒流逝,使得我们要观察的对象也随之出现、变化、消逝。因此,有意识的观察应配以周密的观察计划,免得到时候因事物的变化而手忙脚乱。例如学生带着写《欢乐的节日》的作文任务去参加节日活动。事先就要计划好怎样观察节日的气氛,怎样观察活动场面,怎样观察—些细节来表现人们的欢乐心情。否则,回来只能写一些“人群招展、掌声雷动”之类的词语,一些最有表现力的细节,如人物的神态、动作等都没观察到,文章就显得空洞无物。

  除上述3点外,在观察中还要注意实事求是,与自己原先设想不符合时要尊重客观事实,多问几个为什么。

  要想提高观察力,最重要的是多实践。各行各业的人都可结合本职工作去锻炼观察力。如中学生在做大量的实验、写观察日记、写说明文之前,都可以事先作好知识的准备和观察计划,然后才着手。一般的观察步骤是:

  1.先观察全貌,得出总体印象,找出总体特征;

  2.找出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特征及相互间的关系;

  3.观察各个部分的重要细节。

  观察力训练

  训练1

  选一种静止物,比如一幢楼房、一池水塘或一棵树,对它进行观察。按照观察步骤,对观察物的形、声、色、味进行说明或描述。这种观察可以进行多次,直到自己已能抓住满意的特征。

  训练2

  以运动的机器、变化的云或物理、化学实验为观察对象,按照观察步骤进行观察。这种观察特别强调知识的准备,要能说明运动变化着的形、声、色、味的特点及其变化原因。

  训练3

  抓住生活中的一件事,比如班里有位女同学因身体不适呕吐了。马上注意全班同学的各种反应:有的嫌难闻,捂鼻子往外跑;有的调皮鬼说:“啊!丰富的午餐。”男班干假装看不见,在做作业;女班干及热心的同学扶生病同学去卫生室,帮助打扫赃物……这件事继续发展如何,结果如何,都要留意观察。经常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智力的各方面素质都将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训练4

  选一个目标,像电话、收音机、简单机械等,仔细把它看几分钟,然后等上大约一个钟头,不看原物画—张图。把你的图与原物进行比较,注意画错了的地方,最后不看原物再画过一张图,把画错了的地方订正过来。

  训练5

  随便在书里或杂志里找一幅图,看它几分钟,尽可能多观察一些细节,然后凭记忆把它画出来。如果有人帮助,你可以不必画图,只要回答你朋友提出的有关图片细节的问题就可以了。问题可能会是这样的:有多少人?他们是什么样子?穿什么衣服?衣服是什么颜色?有多少房子?多少富户?图片里有钟吗?几点了?等等。

  训练6

  把练习扩展到一间房子。开始是你熟悉的房间,然后是你只看过几次的房间,最后是你只看过一次的房间。不过每次都要描述细节。不要满足于知道在西北角有一个书架,还要回忆一下有多少层?每层估计有多少书?是哪种书?等等。

  训练7

  画一张美国地图,标出以下地方:

  你所在的那个州的州界

  你所在的那个州的首府

  纽约

  首都华盛顿

  圣路易斯

  洛杉机

  伊利湖

  苏必利尔湖

  密西西比河

  俄亥俄河

  哥伦比亚河

  标完之后,把你标的与地图进行比较,注意有哪些地方搞错了,不过地图在眼前时不要去订正,把错处及如何订正都记在脑子里,然后丢开地图再画一张。错误越多就越需要重复做这个练习。

  在你有把握画出整个美国之后就画整个北美洲、然后画南美洲、欧洲以及其他的洲。要画得多详细由你自己决定。

  训练8

  训练你的估计距离和数量的能力。散步时估计—下到达远方某一房屋、树木、纪念碑或其他东西有多少步远。然后数一下你走了多少步,自己核对一下。如果你估得不对,下一次估准一点。望着一所大房子,估计—下窗户的数目;看一下商店的橱窗,估计一下陈列商品的数目,然后实打实地数一下,自己进行核对。

  训练9

  辨别各种声音。坐在家里或办公室里,你可以听到数不清的各种各样的小声音,有的是家里的,其他是邻居家的,还有街上的、河里的或你住的那个地方的声音。大多数噪音你是熟悉的,但要把一种和另外一种区别开来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你从来没有做过这类练习的话,请辨别一下这些声音。

  训练10

  辨别人的声音。要区别家里的人或朋友的声音当然没有问题,但对那些只听过几次甚至一次的声音,辨别起来可能就有困难了。你可能注意到电话里的声音变了,其变化的程度也因人而异。要注意音调的高低和变化,注意说话的模式和速度,下次再听到时,设法把它们辨别出来。

  训练11

  另一个好的训练方法是听收音机。随便选一个台,收听收音机里的声音。如果觉得声音很熟悉,想办法辨别出讲话的人来,随后再核对一下是对是错。如果你记得说话人的面孔,但想不起名字,查查节目预告或等到节目完了时注意听一下。一般说来,结束时会重提一下他们的名字。

  这些练习要反复做,直到你比较熟练为止。

  训练12

  在有条件时经常做一做如下的练习:在看到一辆汽车或自行车时,用两秒钟的时间看完它的车牌号,然后马上闭上眼睛,回忆这个号码。开始时可能不习惯或回忆不上来,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观察能力就会越来越敏捷。六七位的数字只要扫一眼,马上就能回忆出来。

  训练13

  回忆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个人的相貌,回答下列问题:

  (1)他的脸形与脸色;

  (2)头发的颜色和发型;

  (3)鼻子的形状;

  (4)眼睛的特点;

  (5)眉毛的形状及浓淡;

  (6)牙齿的情况;

  (7)下巴的形状;

  (8)耳朵的特征;

  要求:回答完后,下次再见到他时,再进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自己尽管很熟悉他,但对他观察得很不够。

  四、记忆的巩固:复习

  不断重复是最好的记忆方法,好的东西是反复镌刻在记忆碑上的乐曲。

  前面所说的注意、观察、联想等所有帮助我们记忆的事物,要怎样才能确切地运用于记忆呢?这里有几个法则我们要说一说。

  前面也曾说过,我们铭记的事物,保持在脑子里的印象,一遇到机会,常会再度出现于我们的意识里,有时无须借助于意志的力量,也会突然浮现出来。这样的出现,叫做“再生”。可是,实际上我们所经验过不知多少的事物中,能铭记、保持、再生的,不会有许多。假如你现在将一本课本阅读几页,发现新字并把它记录起来,依照本书所讲述的法则而去集中注意、查阅辞典理解它们的意义,在脑子里造成联想等,过了几天之后,将它们在脑子里“再生”出来,试看所记忆的有多少?

  再后,你仔细检查所记得的新字,它们在课本里哪页读过,重读过的有多少次?那么你便会发现它们大部分是你重读次数比较多的。

  为什么重读过的新字容易“再认”呢?这个理由,心理学家爱宾格豪斯曾发现使人惊异的关于忘却情形。

  爱宾格豪斯在研究实验中,发现人们记忆住的事物,在最初的一天至第二天会很快地忘却。他的实验方法,是以没有意思的音节使受验者用多种方法记忆着,结果是:

  缺171页的图表

  爱宾格豪斯教授获得的实验结果,还经过了不少心理学家的研究试验,所得的结果也大致相同,证实了他实验的正确。

  从上面心理学家们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知道,凡对一件事物初学会的时候,是最容易忘却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及早予以复习;如果对初学的事物不注意作及早复习的话,所学过的事物,其中的细节部分,一定会首先被忘却。

  所以,我们对于新学得的新字也好,任何事物也好,一定要多多复习。如果我们要使一件事物深刻地记忆,就必须要在学习之后的几个小时内加以复习。而必须要记忆的事物,在学习后的第一个星期内,更要规定复习的时间,才可以收到效果。例如四五个人见过面后,要将他们的姓名和面貌记忆起来,那么就要在会见后的几小时内把他们的姓名和面貌反复回想,至晚上睡觉以前,又再回想几遍,这样才不容易忘却。

  对新的事物或新字保持记忆而进行复习的时候,可有下列两种方法:

  1.分散法——复习30分钟休息5分钟,再复习30分钟后又休息5分钟,这是一个有规律的间隔;

  2.集中法——学习下去不作休息,继续学习到记忆住为止。

  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比较好呢?根据心理学家们的实验结果,证明了分散法的效率比较高。

  如有一个人规定每天练习钢琴30分钟,另一个人则规定每逢星期日练习2小时,结果那个规定每天练习30分钟的人的成绩,一定会比每星期练习2小时的好。这是分散法比集中法效率高的一个证明。

  可能,人们的集中能力是互有不同之处的,有些人在学习10分钟之后要休息7分钟的时间,有些人却只休息3分钟就够了。总之,分开短时间来学习和练习,比起长时间持续的疲劳学习的效果要好。

  上面所说的情形,不少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曾作过许多精密的实验,都已获得证明了。不过在休息的时间中,却要尽力避免作那些与所要记忆事物有关的精神活动,最好能作一些轻松的运动。因为,新的、要铭记的事物,往往在休息的时间中作整顿,以与其他的记忆连结而定格在脑中。

  休息的期间虽然是很短的,但却具有很大的作用。它以使我们恢复新鲜的心身。同时,我们在经过一度休息之后,对于同一件事物,更会产生出新的兴趣来。

  例如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往往并不完全明白文章中所包含的意义,可是经过了一个短时间的休息之后,我们很可能就会发现文章的新意义来,这时候我们就有了新的兴趣了。可是,只是规定要做规则的复习,对于增强记忆方面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自我的测验,才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良好效果。自我测验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自己背诵。据心理学家雅沙·埃·基治的意见,人们学习的时间,应以80%用于背诵,以20%用于阅读,因为背诵对于记忆是最有功效的。

  自我测验、背诵,都是自己督促自己的方法,所以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因为:

  第一,自我测验可以使用变化的方法去反复阅读同一篇文章的某一节。

  第二,自我测验适于观察自己成功和失败的原则。你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可能增加你的勇气和自信;犯了错误,则又可以努力改过。

  第三,自我测验能增强阅读时的注意力,从而可以得到正确的理解和观察。

  我们对于学识或其他事物,如果经过彻底的学习,总比粗心大意学习记忆得长久。因为粗心大意学习,在学习的时候既不会作强力的注意,学习过后,又不作复习,自己认为已记住了,事实上到日后回想起来,一点也不在脑子里留存,这是不妥当的。

  我们对于学识或其他事物的学习,要得到长久的记忆,就必须作彻底的学习,即是在学习过之后,一定要有规定的时间来复习它们。这样,才有可能把它们确切地记忆住,并且记忆得长久。心理学家把这种复习的方法,叫做“过剩学习”。

  但我们对于学识或事物只是一味地学习。过后并不将它们应用,也是会忘掉的。如对一种学识或事物作过剩学习,初期能很努力,以后规定每隔一定时间就予以复习,那么就会有

  长时间的记忆。

  例如我们听过一个单词,如果只听过一次,就很容易忘掉;但我们若作过“过剩学习”,即在初学会之后,不断地练习和使用,那就不会忘却了。

  综合上面的情形,我们可以得到增强记忆力的几条定律:

  l.新的事物、新字、人物、观念等,要尽可能地反复温习或回想,使它深刻地固定在脑海中;

  2.新的事物或新字,要有规律地间隔反复使用;每次不要过多;

  3.在记忆的时候,要反复作自我测验的背诵;

  4.学识了一种事物,以后常常都要背诵温习。

  从前面所叙的定律中,可以看到记忆的方法是千变万化的。

  记忆的定律。不论应用到什么地方,也只不过是一种手段,这是没有什么秘密可说的。因此,最好采用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或者我们可以将这些定律逐条试用,其中那些对自己没有帮助的就把它舍弃。

  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最好使用的方法,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予以采用。

  有些时候,会有这样的情形,就是自己以为保持在记忆中的事物,忽然忘记了。

  例如一位意大利人看到了一株树的时候,说:“唔,这树英语叫Peach(桃)吗?是不是呢?”

  当他苦思不决时,旁边有人说:“是cherry(樱桃)呢,还是pine(松树)呢?”

  其实他本来已记得这株树的英文叫cherry(樱桃)的了,但嘴上却说不出,所以旁人一对你提起,你便立即说出这是cherry来。

  上面这种话到嘴边而又说不出来的情形,我们常常会遇到。人们对曾经见过的事物的记忆,本来就有“自发再生”的作用,而这种情形显然通过“自发再生”的作用是不能完成的,但对曾经经历的旧经验还存有“再认”的认识作用,所以不能说这是忘记。

  “再认”作用于我们记忆。如有些事物我们以为是忘记了,可是一看到或一听到的时候,又会从“再认”的作用中记忆起来。这种情形,就是由于有多种感觉相辅而所得到的效果。复习的训练

  训练1

  利用录音机来锻炼自己的记忆速度。以背课文为例,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朗读速度录下课文中每句话的一两个词,即在录音时先默读,到该词时出声读,对句中其余的词默读就行了。然后放录音,同时背诵课文,让录下的词提示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地背出来。录音前,在准备发音的词下标号,避免遗忘,保证录音过程顺利进行。

  第二步,将背诵课文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的正确词句录下来,再在放录音的同时小声背诵。尽量做到不让自己背诵速度慢于录音速度,也不要企图靠录音提示,自己主动回忆,背错或背不出时,倾听录音机发出的正确读音。

  第三步,录一遍完整的课文,抢先在放录音前两三秒开始背诵。如果没有把握,先跟录音同时背诵一次。

  如果是政治之类的内容,把提出的问题录下,如“请解释什么是爱国主义”,录下这句话后留出一段刚够回答这个问题的时间,然后又录“请解释什么是国际主义”,再留出刚够回答的时间。这样迫使自己适应迅速回忆。

  如果用单词作训练,在用快速记忆法记下后,将这些单词录三遍:第一遍隔3秒出现一个单词;第二遍隔两秒;第三遍隔一秒。然后放录音,争取在录音机放发音前回忆出单词。由于间隔时间不断缩短,迫使反应速度逐步加快。

  另外,可以将英语单词组对,录下其中之一。在放录音时听到录音机读出一个单词,要立即反应出对应的另一个来。紧接着又到下一对,不让有空隙时间。

  训练2

  限时限量回忆训练是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规定自己回忆一定量材料的内容。例如1分钟内回答出一条政治问题,5分钟内回答出一本教材的要点等。这种训练分3个步骤:

  第一步,整理好材料内容,尽量归结为几点,使回忆时有序可循。整理后计算回忆大致所需的时间;

  第二步,按规定时间以默诵或朗诵的方式回忆;

  第三步,用更短的时间,以只在大脑中思维的方式回忆。

  在训练时要注意两点:

  一是开始时不宜把时间扣得太紧,但也不可太松。太紧则多次不能按时完成回忆任务,就会产生畏难的情绪,失去信心;太松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训练的同时还必须迫使注意力集中,若注意力分散了将会直接影响反应速度,要不断暗示自己。

  二是训练中出现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时,不要紧,更不要在烦恼的情况下赌气反复练下去,那样会越练越糟。应适当地休息一会儿,想一些美好的事,使自己心情好了再练。此外,对反应速度训练意义的理解,会对训练本身产生良好的影响。从时间计算上来看,假使我们回忆的速度可以提高30%,那么,就能腾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造,相对而言,可以说是延长了我们的生命。回忆的速度提高了,学习效率就会相应提高,这样,取得优异成绩的成功的可能性将更大了。了解这一意义,我们的训练就有强烈的动力了。

  为了加速训练过程,在每次训练时,将它与自己的长远目标联系起来,每次训练是向目标走近一步。这样就会产生兴趣,使训练越来越容易。还可以进行“自我奖励”,即给自己发奖。比如说,你暗示自己:“快些回忆完这个内容,让你吃一个苹果。”到完成任务休息时,就真正享用奖品。这能使我们感到胜利的愉快,保持最佳心情去解决问题。实际上,也是要求我们给每次训练订出目标:最近目标——完成任务,取得奖赏;较长目标——争取考试成绩提高;最终目标——不断向事业成功进取。

  提高反应速度的训练还可以利用各种时间空隙,在车上、在路上、在开会前,都可做限时限量的回忆训练,既可增强记忆,又可锻炼在不利情况下集中注意力。
您已读完了所有章节,向您推荐
我的极品人生
作者:

...

死忌:电梯诡事
作者:QD

  电梯里的禁忌: 1:电梯打开门,而你看到电梯里的人都低...

妇科男医师
作者:

...

最强保镖混都市
作者:忘 记

"风流而不下流的游走在花花世界中,群芳环绕,纵意花...

贴身妖孽保安
作者:暗夜行走

"他是极品无敌大纨绔!老爸富可敌国,祖父背景神秘,...

诡异人生
作者:

...

书籍详情 评论 收藏 充值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