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 第一
作者:(春秋)孔丘 著
发布时间:2021-01-05 10:21:36
字数:10707
本篇共十六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以论学和礼仪、道德修养为主。作为第一篇,《学而》开宗明义,强调读书与做人,强调学以致用,这也表现了孔子教育家与思想家的双重身份。
1.1
子①曰:“学②而时③习④之,不亦说⑤乎?有朋⑥自远方来,不亦乐⑦乎?人不知⑧而不愠⑨,不亦君子⑩乎?”
【字词释义】
①子:过去泛称男子,后来变为对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在本书中,“子”一般指的是孔子。
②学:《说文》中把“学”解释为觉悟的意思。在原文中,一方面是指学习《诗》《书》《礼》《乐》《易》之类的典籍;另一方面是指学习六艺之类的实际生活技能。
③时:意为“在合适的时间”或是“时常、经常”。
④习:繁体字写作“習”,本义是“鸟数飞也”,练习,引申为实践。
⑤说:高兴,开心。是“悦”的通假字。
⑥有朋:在有些版本中,写作“友朋”。“朋”,这里指的是朋友,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还有人认为指的是孔子的弟子。
⑦乐:意思与“悦”相同,都是高兴的意思。但二者有区别,“悦”多指内在感情,“乐”则通常表露在外面。
⑧不知:不了解,不知道。
⑨愠:生气,恼怒。
⑩君子:这里指的是有德行、品德高尚的人。
【点睛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和技能之后,并能付诸实践,这不是很开心的事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彼此之间能相互交流,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吗?别人不了解,也不怨恨,这难道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吗?”
1.2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②弟③,而好犯上者,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务⑥本⑦,本立而道⑧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⑨与⑩!”
【字词释义】
①有子:有若,孔子的弟子。《史记》中记载,有若比孔子小三十三岁。有的书中说两人相差四十三岁。孔子的众多弟子在本书中出现时,一般都直接称他们的字。只有“有子”和“曾子”被称做“子”。所以,北宋的程颐认为《论语》应当是曾参和有若的弟子编撰的。
②孝:顺从并尽心奉养父母。
③弟:音tì,是“悌”的通假字。本意是指敬爱兄长,也泛指尊敬长辈、上级。“孝”和“悌”常同时出现,合称“孝悌”。它是儒家非常重视的道德伦理范畴,被看作是实行“仁道”的根本条件。
④鲜:音xiǎn,少的意思。
⑤未之有也:倒装句型。在古代汉语中,如果否定句的宾语是代词,那么一般放置在动词的前面。所以,“未之有也”即为“未有之也”。
⑥务:从事,致力于。
⑦本:本义是指草木的根,或是靠近根部的茎干。这里是引申义,是指事物的主体或根基。
⑧道:本义是供人行走的道路。这里指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以“仁”为核心的思想道德体系。
⑨为仁之本:此处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古人喜欢用通假字,“仁”是作“人”讲。“为仁之本”应是“为人之本”,意思是做人的根本。另一种解释是,“仁”就是儒家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
⑩与:音yú,通“欤”。在这里作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感叹的语气。
【点睛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遵从兄长,却喜欢冒犯上级,这种人很少见。不喜欢冒犯上级,却喜欢做悖逆造反的人,则从来没有出现过。君子应当致力于基础的事物,基础建立了,做人和治理国家的标准就会随之产生。像上面说的那样,孝顺父母,遵从兄长,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1.3
子曰:“巧言①令色②,鲜矣仁③!”
【字词释义】
①巧言:巧,好。巧言就是花言巧语的意思。
②令色:令,是善、好的意思。色,指脸色。巧言令色,就是用花言巧语和讨好的表情,来取悦他人。
③鲜矣仁:鲜,少。
【点睛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种人中有仁心的很少。”
1.4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③而不忠④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⑥不习乎?”
【字词释义】
①曾子:名参,字子舆,鲁国人。曾子是鄫国太子的后代。曾子在十六岁时,拜孔子为师。曾子是有名的孝子。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和“修齐治平,省身、慎独”都是曾子提出的观点。直到今天,这些思想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曾子还著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来,曾子作为老师,负责教导孔子的孙子孔伋(字子思)。孔伋则是孟子的老师。他在儒家文化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后世儒家学者尊称他为“宗圣”,与孔子、孟子、颜回、子思共称儒家五大圣人。
②三省:三,这里是多次的意思。古人对于频率密集,或是数量多,而且持续时间久的数字,都会用“三”来表示。所以,“三”一般不看作是具体的数字,而是多次、屡次的意思。省,音xǐng,检查、查看。这里是检查自己的作为,查找自己的缺点并改正的意思。也有的将“三省”解释为:三次检查,或是从三方面检查。
③谋:谋的本义是考虑、谋划。这里可以当做办事讲。
④忠:本义是尽心竭力,忠诚无私。这里是尽心竭力的意思。
⑤信:在文中,“信”的意思是指能够按照礼制的要求,人与人之间相互守信用。“信”被儒家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⑥传:这里作名词讲,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古籍中对这个字的解释是:“受之于师谓之传。”也有书中认为,这里可以解释成自己传授他人知识。
【点睛译文】
曾子说:“每天,我都会不止一次地反省、审视自己,为别人办事的时候,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在和朋友交往中,是否做到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东西我是否实践了呢?”
1.5
子曰:“道①千乘之国②,敬③事而信,节用④而爱人⑤,使民以时⑥。”
【字词释义】
①道:这里作动词,治理的意思。皇侃在《义疏》中把“道”写作“导”。
②千乘之国:乘,音shèng,乘是古代军队中的一个基层单位。每一乘共有一百名士兵组成。包括一辆四匹马的战车,战车上有三名甲士,车后跟随有七十二名步兵,另有二十五名负责伙食、服装等后勤保障人员。在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代,战车的数量标着着一个诸侯国的强弱。依据春秋的礼制,此时的千乘之国只属于中等偏下的诸侯国。
③敬:本义是恭敬、端肃。这里是慎重地对待,不怠慢的意思。
④节用:不奢侈,即人力、财力的节省使用。
⑤人:此处的“人”与下文的“民”相对应,“人”指的是臣子,“民”指的是老百姓。
⑥使民以时:就是要让百姓能按照农时耕作。“时”,指农时。“以时”就是不会违背农时的意思。
【点睛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家,对待国家的大事要严谨慎重,并且诚实守信,节约人力财力,体恤爱护臣子,让百姓服徭役要不耽误农时。”
【智者慧心】
本书开篇讨论的内容便是“学”,这体现了孔子对“学”的重视。
“学”是孔子终生奉行的事业,他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中度过,同时鼓励身边的人也要不断地学习。他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著名的教育思想,被后世人尊为万世师表。
我们第一次接触到孔子思想便是从这句“学而时习之”开始的。那么,孔子让当时的人们学什么呢?学者们有各自的理解,比如,傅佩荣先生认为,应该是各类典籍和生活中必需的技能,例如“六艺”和各种礼仪。南怀瑾先生则认为,孔子所说的“学”,并不是去学某种“知识”,而是去学做人的道理。不论孔子所说的“学”,到底指的是什么,都需要经过“习”,才能感受到快乐。
在学校时,老师告诉我们“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习过后,要不断地复习、温习。但是,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这种反复地温习是一个极其枯燥的过程,怎么会让人感到快乐呢?
“习”在《说文解字》里的意思是“鸟数飞”,就是小鸟在练习飞翔时,不停地扇动翅膀。那么,“习”在这里就应当理解为“实践”。也许,这才符合最初孔子想表达的含义。无论是学习具体的知识技能,还是学习如何做人,如果不把理论付诸实践,即便你反复温习,得到的也只能是空泛的理论而已。况且,谁会喜欢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东西?又有谁不会对此感到厌烦呢?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喜欢的往往是实验课。当看到那些生硬的公式和定律,通过各种千奇百怪的物理化学实验展现在自己的面前时,没有人会不感到惊奇和喜悦。我想,在那样的时刻,我们是无比快乐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进入社会,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验证自己的所学。不管是在过程中,或是实践过后,我们总能感受到动手付诸实践所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这让我们感到自己的生活很充实。我想,这应该就是“多动手”的含义吧。
为什么孔子会在主要讲述如何学习的章节里,突然提到怎样治理一个军事实力雄厚的诸侯国呢?可能像举例说明那样,孔子想通过治理国家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将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做到学以致用。
试想一下,如果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诸葛亮不懂得如何解决实际的问题,只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他怎么会被称为“出山便可定天下的卧龙先生”?又怎么会使出类似于“草船借箭”这样的妙计呢?
再来看看这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什么是“愠”呢?从字面上解释,是心中的怨恨没有发泄出来。别人不了解自己,不生气已经是很难得了,如果要做到心中没有怨恨更是难上加难,大概也只有修为极深的君子才能做到吧。事实上,这种方法对于处理矛盾也是非常有效的。生活中,人与人的想法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只有宽容谦让,人际关系才会趋于和谐。允许别人发表不同的见解,多听取他人的观点,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修养。
当年**总理在接受采访时,常常会有外国记者提出刁钻的问题难为他。不过,总理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从容机智地应答,体现了宽厚待人、仁爱敦厚的君子之风。
本篇末尾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则是对“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一种呼应。“好酒不怕巷子深”,只要自己有真才实学,又何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呢?
1.6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悌,谨④而信,汎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字词释义】
①弟子:这个词在文中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学生;另一种是年纪小,身为儿子或是弟弟的人。在这里,采用第二种解释比较合适。
②入:古时候,父母和子女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入”就是进入父母的住处。
③出:是相对与上面的“入”而言的,即走出自己的房间,或是出外求学。
④谨:在《说文解字》中,“谨”被解释为“慎”。文中带有谨慎,少说话的意思。
⑤汎:音fàn,解释为广泛。《论语集释》注释:“汎”是广的意思,所以有人认为,此处“汎”等同于“泛”。
⑥亲仁:亲,亲近。仁,指有仁德的人。亲仁,就是亲近有仁德的人。
⑦行有余力:有剩余的精力、闲暇的时间。
⑧文:《说文》:“文,交画也。”《论语述何》:“文者,字之始也。”郑玄注:“文,道艺也。”这里的“学文”不单单指学习文字,还包括古代文献,诗、书、礼、乐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点睛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时,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时,则要遵从兄长,尊敬长辈,要谨言慎行,诚实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了这些之后,如果还有精力,再去学习文献和诗、书、礼、乐等方面的文化知识。”
1.7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色③,事④父母能竭⑤其力;事君能致⑥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⑦,吾必谓之学矣。”
【字词释义】
①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卫国人。他是孔子晚年收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四岁。孔子去世后,他四处讲学。战国时期的一些学者深受他的影响。
②贤贤:第一个“贤”字是作动词,尊敬、尊重的意思。第二个“贤”字则是名词,是指贤人,有才德的人。“贤贤”就是尊敬有才德的人。
③易:第一种是交换、改变的意思。“贤贤易色”解释为尊重贤人,改变自己的好色之心。第二种解释为轻视、简慢,即重才德而不重视美色。孔安国曰:“易色,言好色之心好贤则善也。”皇侃的注释与孔安国近似。《论语集释》:“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另外,还有学者认为“贤贤易色”指的是夫妇之道,意思是说丈夫能看重妻子的贤德,忽视其容貌。这句与后面的对待父母、君主和朋友的三句话的性质相同。本书采用第二种解释。
④事:动词,侍奉,服侍。
⑤竭:全心全意,尽其所有。
⑥致:献出、献上、献纳的意思。《说文》:“致,送诣也。”《论语集释》:“致,尤委也。委致其身,谓不有其身也。”“致其身”意思是能为君主献出生命。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解释为:“豁出性命。”
⑦虽曰未学:这是一种假设或是一种谦虚的说法。《论语集释》:“‘虽曰未学’乃是子夏假设能与此者自谓之言,非子夏实未学也。”
【点睛译文】
子夏说:“如果一个人能尊重贤者,不看重女色;侍奉父母时,能竭尽全力;服侍君主时,能豁出自己的性命;在朋友交往中,能诚实守信。那么这样的人,即使他谦虚地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为人之道,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学过了。”
1.8
子曰:“君子①不重②则不威③,学则不固④。主⑤忠信。无⑥友不如己者⑦。过⑧则勿惮⑨改。”
【字词释义】
①君子:《论语稽》:“君子,谓在位之人也……如谓君子自修当如此,则‘君子’下宜加‘之道’二字。”杨伯峻认为,“君子”这个词贯串到句尾,在翻译时,此处应有停顿。
②重:严肃,庄重,厚重。
③威:威严。
④不固:《论语补疏》:“‘固’有二义:‘一为蔽,一为坚。”也就说,“固”在这里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蔽”,即孤陋寡闻。郑玄曰:“固,谓不达于礼”,即闭塞不通的意思。另一种解释是“坚固”,《论语集释》:“固,坚固也。不固,为学不坚固。”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这里采用第二种解释。
⑤主:第一种解释是以其为重,以其为主,注重。另一种解释是亲近的意思。郑玄曰:“主,亲也。”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主’训‘亲’者,引申之义。”《群经平议》:“‘主’与‘友’对。”第二种解释是引申义。联系上下文,两种解释都可行。这里取第一种解释的意思。
⑥无:不要。旧书中有把“无”写成“毋”的情况。《释文》曰:“‘毋’音‘无’,本亦作‘无’。”即“毋”和“无”相通。
⑦不如己者:不如自己的人。作这种解释时,如果把“无友不如己者”理解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那么,既不符合逻辑,也与孔子倡导的精神相矛盾。所以李泽厚认为,根据上下文,这句话应是劝勉的话,当译为:不要认为朋友不如自己,应看到别人的长处。还有另一种解释,“如”作类似的意思,“不如己者”就是与自己不是同类的人,即“道不同不相为谋”。
⑧过:过失,错误。
⑨惮:害怕,畏难。
【点睛译文】
孔子说:“君子,应当严肃、庄重,否则就会没有威严。即便学习了,所学的东西也不稳固,无法持久。要以忠、信为根本,不要与自己志向不同的人做朋友。如果发现了自己的过错,不要畏惧去改正错误。”
1.9
曾子曰:“慎①终②追远③,民德归④厚⑤矣。”
【字词释义】
①慎:谨慎,认真仔细。《尔雅释诂》:“慎,诚也。”《说文》:“慎,谨也。”《论语集释》:“诚、谨义同。”
②终:郑玄曰:“老死曰终。”即父母去世,这里引申为丧事,丧葬礼仪。
③远:祖先,远祖。《论语集释》:“言凡父祖已殁,虽久远,当时追祭之也。”
④归:趋于,趋向。旧注:“归者,归其所也。”
⑤厚:忠厚,淳厚。《墨子·经上》:“厚,有所大也。”
【点睛译文】
曾子说:“谨慎认真地对待父母的丧礼,时常真诚地追思、祭祀历代的祖先。那么社会风气自然会逐渐趋向淳朴,百姓的德行也会趋于淳厚。”
1.10
子禽①问于子贡②曰:“夫子③至④于是⑤邦也,必闻⑥其政⑦,求之与?抑⑧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⑨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⑩异乎人之求之与?”
【字词释义】
①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齐国人,孔子的弟子。郑玄云:“子禽,弟子陈亢也。”但是,在《史记·弟子列传》中,没有陈亢此人,只有一名叫原亢,字籍的弟子。毛传云:“原,大夫氏。”《春秋》:“公子友如陈,葬原仲。”即“原氏出于陈,原陈同氏也。”而且,“籍”和“禽”可以互相解释,加之古人经常用“子”去配一个人的字。所以《论语集释》据此考证,认为:子禽,姓原,名亢,字籍。原亢即陈亢。
②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儒家七十二贤之一。他善于雄辩,才能出众,且善于经商。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自己的得意门生。子贡曾分别在鲁国和卫国做过宰相,而且是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一个。在《汉石经》《左传》《礼记·乐记》等书中,“子贡”均写作“子贑”,有经学家认为“贡”是“贑”的省写。
③夫子:是古时候,人们对士大夫的尊称,这里指的是孔子。《礼》:“身经为大夫者,得称为夫子。”在鲁国时,孔子曾做过司寇。所以孔子的弟子们尊称他为夫子。后来,学识渊博的人或是传授知识的老师都称为夫子。
④至:到,到达。
⑤是:作代词。这,这个。
⑥闻:知道,知晓。
⑦政:政事、政治。
⑧抑:还是,或是。“抑”在这里是作表选择的连词。
⑨温、良、恭、俭、让:温,和厚,平和。良,善良。恭,庄重,恭敬。俭,节制。让,谦逊。《论语集释》:“五者,夫子之盛得光辉接于人者也。”这五个词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孔子的形象,是孔子的弟子对老师的评价和描述。
⑩其诸:语气词,表推测。
【点睛译文】
子禽问子贡:“无论我们的老师到了哪个国家,必定会知晓那个国家的政治事务。这些信息是老师自己用心求来的呢?还是那些国家的君主自愿告诉老师的呢?”
子贡回答道:“老师这个人性格平和善良,行为恭敬有礼,节制克己,为人谦逊。正是由于这样,老师才能佷自然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我们老师获取信息的方式,大概和别人采用的方法不同吧?”
1.11
子曰:“父在,观其①志②;父没③,观其行④;三年⑤无改于父之道⑥,可谓孝矣。”
【字词释义】
①其:这里指代的是儿子。
②志:意愿,心中的向往。
③没:这里音mò。通“殁”,去世,死去的意思。
④行:德行,品行,行为。过去音xìng。
⑤三年:父母死后,子女有三年的守丧期。也有人认为时间要长于三年。
⑥道:主张,规范,原则。
【点睛译文】
孔子说:“当父亲还在世的时候,要观察儿子平时的想法和意愿。在父亲去世后,则要考察儿子的行为举止、行事作风。在守孝期间,如果做儿子的能坚持父亲生前正确的事情,而且长时间不作改动。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人,我们就可以说他是尽到孝了。”
【智者慧心】
在儒家思想中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实行仁道的根本。
孟子见梁惠王时说过:“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儿女,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中运转一样了。”在《大学》中也曾提到“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表现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个理念对于儒家学说的重要性。
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父母,不尊敬兄长,连与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那么,他还能和谁好好相处呢?他对最基本的常理人伦视若无睹,就更不要提别的大道理了。
所以,孝悌问题虽然说的是个人问题,一个家庭内部的问题。但是,整个社会就是由无数个以家庭为单元组合而成的。就像一滴水也会引起波澜一样,家庭的不稳定,积少成多后,必然会上升到影响社会安定、天下太平的大层面上来。
所以说“家事即国事”。子思在《中庸》中提到,人生在世应当处理好五种关系:“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被放在了前三位,可见其重要性。
有人说,现代中国社会由于独生子女的出现,“悌”这个观念已经慢慢消亡了。真的是这样吗?倒不如说是转变了别的形式,继续存在着。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尊敬比自己年龄大的哥哥姐姐。这些“哥哥姐姐”就一定是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吗?不一定,只是通过儒家思想近千年的熏陶,“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已经从孔子时代的礼法概念转换成刻在我们骨子里的道德观念了。
1.12
有子曰:“礼①之用②,和③为贵。先王④之道⑤,斯⑥为美。小大⑦由之,有所不行⑧。知和而和⑨,不以礼节⑩之,亦不可行也。”
【字词释义】
①礼:在此指的是孔子一直都在维护和推崇的周代礼仪,即“周礼”。
②用:实施,使用,应用。
③和:合适,和谐,和乐。有些学者认为,“和”是音乐,指的西周礼乐制度中的“乐”。联系上下文,这种说法也说得通。
④先王:这里指的是春秋时代以前那些贤明的帝王君主。例如,上古时期的尧、舜、禹,商朝的商汤以及西周时期的文王、武王和周公旦等人。所以,在这里“先王”不能单纯地被理解是已经去世的上一位君王。
⑤道:文中指的是治理国家的方法。
⑥斯:这儿,这里的意思,指代上文中的“礼”和“和”。
⑦小大:意思是小的事情和大的事情。也有一种解释是小国家和大国家。这里是作为名词来使用的。把形容词当做名词来用,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语法现象。
⑧有所不行:(方法)有时候会行不通。
⑨知和而和:为了和谐而和谐,为了合适而合适。第二个“和”字,作动词讲。
⑩节:约束,控制,管束。
【点睛译文】
有子说:“在应用礼制的时候,要把和谐放在第一位。在以前的那些贤明君主的治国策略中,就体现出了这一点。但是,如果不论事情大小,只是依照和谐的标准去处理,就不一定都能行得通。如果,为了达到和谐的目的,刻意勉强去求得和谐,而且不用礼制加以约束,这样做也是不可行的。”
1.13
有子曰:“信①近②于义③,言④可复⑤也;恭⑥近于礼,远⑦耻辱也;因⑧不失其亲,亦可宗⑨也。”
【字词释义】
①信:信用,约信。
②近:接近,靠近。
③义:这里是合理、适宜的意思,同时也指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标准。
④言:约定,曾经说过的话。
⑤复:履行、实践。“复言”就是履行、兑现诺言的意思。
⑥恭:恭敬,有礼貌。
⑦远:音yuàn,这里是形容词被用作动词,即避免、使远离的意思。
⑧因:依靠、凭借。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因”是“姻”字的简写,指有姻亲关系的人。
⑨宗:主,引申为可靠的意思。
【点睛译文】
有子说:“人在讲信用时,要注意符合义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履行曾经说过的话或是许下的诺言。对人要恭敬,有礼貌,符合礼仪,才可以使自己避免受到耻辱。要亲近自己所仰仗的人,这样就有依靠了。”
1.14
子曰:“君子食①无求饱②,居③无求安④,敏⑤于事而慎于言,就⑥有道⑦而正⑧焉,可谓好学也已⑨。”
【字词释义】
①食:饮食。
②饱:吃足,即吃饱的意思。
③居:住所,居住的环境。
④安:舒适、安逸。
⑤敏:敏捷,这里可以理解为勤快的意思。
⑥就:这里是接近、靠近的意思。
⑦有道:那些有德行的人。
⑧正:是纠正、匡正的意思,这里作动词。
⑨已:感叹词,等同于“矣”。
【点睛译文】
孔子说:“在饮食方面,君子不追求好坏和饱足,在居住方面,也不追求舒适和安逸。对工作,做事敏捷、勤快,平时的言语却十分谨慎小心。而且会到有德行的人那里请教,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的行为,就能称得上是好学了。”
1.15
子贡曰:“贫而无谄①,富而无骄,何如②?”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③,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④’,其斯之谓与⑤?”
子曰:“赐⑥也,始可与⑦言《诗》已矣!告诸⑧往⑨而知来者⑩。”
【字词释义】
①谄:巴结、奉承,在人面前卑躬屈膝,音chǎn。
②何如:怎么样。
③贫而乐:乐,即高兴、快乐的意思。“贫而乐”可以翻译为:虽然贫穷但是很快乐。有的书中把“贫而乐”写作“贫而乐道”。
④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两句话出自《诗经·卫风·淇澳》。切,是古代加工骨器的一种工艺,即(用刀之类的工具)分割,截断。磋,是指把象牙加工成器具,泛指磨制、抛光。琢,即用刀雕刻玉石,对其进行加工。磨,指的是物体相互摩擦,磨制石器。这两句话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说对骨、象牙、玉石和石头这四种材料,要用不同方法进行加工,即不琢磨不成器。另一种是认为,用骨质和玉石做器物时,不能只进行一道工序,切割之后还要抛光,雕刻之后还要磨制,含有精益求精的意思。
⑤其斯之谓与:即“其谓斯与”。这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语法现象,叫宾语前置。“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词,“斯”作为“谓”的宾语前置。其,大概,表示推测的语气。
⑥赐:子贡的名字。
⑦与:这里“与”作为介词,省略了后面的宾语。应翻译为“和你”。
⑧诸:在这里的用法相当于“之”。
⑨往:指过去的事,说过的话。
⑩来者:与和上文中的“往”相对,即以后的事情,将要说的话。
【点睛译文】
子贡问孔子:“虽然贫穷,却不卑躬屈膝地巴结别人。虽然富有,却能不盛气凌人,不骄傲自大。这怎么样?”
孔子回答说:“可以。但是,不如贫穷但内心快乐,富有却十分遵守礼仪这种情况,如果能达到这种境界就更好了。”
子贡说:“《诗经》中说,‘用骨质和玉石做器物的时候,不能只进行一道工序,要精益求精,切割之后还要抛光,雕刻之后还要磨制’。大概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子贡啊,我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你已经能举一反三,能从我曾经说过的话中,领悟到我将要说的话了。”
【智者慧心】
“安贫乐道”,简言之,就是不重视物质生活,注重精神生活。在当今这个物质极大丰富、金钱至上的时代,芸芸众生行色匆匆,一门心思地追求着象征成功的名和利。“安贫乐道”这个观念似乎显得不太合时宜,多少带有些许不思进取的意味。
不错,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出现了心理疾病,患上了忧郁症呢?有的还选择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呢?为什么因为“仇富心理”而造成的恶性犯罪在不断地增加?
因为他们不快乐。没钱的人想有钱,有点儿钱的人想更有钱。他们深陷于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被各种物欲包裹着,无法给自己狂躁不安的心找到一片安宁的净土,无法平衡已经失控的心境。
怎样才能快乐呢?孔子告诉我们“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家境贫苦,但要保持做人的尊严,依靠自己的能力努力拼搏奋斗。成功后,仍能保持谦虚谨慎,有礼貌地平等待人。这才是儒家思想中保持快乐的最高境界。
历史上有很多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例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即便是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不在乎物质生活,专心致志做事的人。
我有一位熟识的老先生,从社科院退休多年,已年近八旬。老人日复一日,每天坚持伏案工作十小时以上,节假日也不休息。他平时的衣食都很简单,并不是经济条件不允许,而是根本不在乎。他曾经特别满足地对我说,自己一生最大的财富便是那满屋的书籍。在其研究的领域里,他已经算得上是专家级人物了,但老人说话非常谦虚,和他谈话时,丝毫不会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这位老先生难道不符合孔子眼中君子的形象吗?
如今,“富而无骄”和“富而好礼”对于我们来说,具有了更为现实的意义。近些年,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老百姓富裕了,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为了开阔眼界而走出了国门。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有关中国人在境外不良行径的报道,而且数量呈上升趋势。古往今来,泱泱中华都是礼仪之邦,如果我们能够在经济富裕的基础上,丰富我们的精神涵养,做到“富而好礼”岂不更好吗?
1.16
子曰:“不患①人②之不己知③,患不知人也。”
【字词释义】
①患:担心,害怕,忧虑。
②人:这里指的是有知识、懂礼仪的人,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③不己知:不了解自己。“不己知”是“不知己”的倒装句。
【点睛译文】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害怕自己不了解别人。”